第1章 催婚

【熟男熟女间的闪婚故事,结婚证不是摆设,没有拉扯】

-

“婚姻是一种比友情的包容性低,比亲情的纽带性弱,比爱情的要求性高,需要法律保护的关系。

它的开始,需要两方明确情愿;它的结束,不需要双方一致同意。”

-

公司实施拓展小县城市场计划,杨杣担任老家所在的城市的临时城市经理,在元旦前就调派回来了。

深知小地方关系网千丝万缕,能力学历不如人情世故眼力,她一回来便去拜访了沾亲带故,并有着三十年教龄的高中班主任杨知春。

杨杣是学校近十年来,品学兼优成绩较好的学生之一。

得知她的工作与教育相关,杨知春当即表示了对她工作的支持,还关心起了她的个人情况。

听到杨杣说还是单身,杨知春当晚就组了个相亲局,男方是她同事的儿子,职业同样是教师。

一行人在餐桌上聊得挺好,但杨杣在回去后就和对方说明了暂时没有谈恋爱和结婚的想法。恰好她的工作也与教育相关,就问了句要不要做普通朋友。

岂料,第二天她接到班主任杨知春的电话,说男方母亲不仅嫌弃她年纪大不在体制内又不是职工。

还痛斥她打着普通朋友的名义把她儿子当备胎,骂她臭不要脸……

以为就这样了,却不料对方对她展开了猛烈追求。

为摆脱他的纠缠及多种权衡下,她选择了与后来班主任杨知春的老领导介绍的对象谢佑安,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

但也仅仅是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在那之后的大半个月里两人就没见过面了,电话信息联系也少得可怜。

一开始杨杣还以为他是个忙人,后来慢慢反应了过来,或许他是厌了烦了别人的‘牵桥搭线’又恰巧看穿了她的窘迫,才顺理成章地应承了下来。

其实这样也不错,解决了她不少工作外的烦恼。

只是这样的好景并不长,得知她与谢佑安谈恋爱的消息,父母急召了她回去催婚。

“……人家是县里的政法委书记,人生得周正又有大好前程,想嫁给他的人从村头排到村尾。

不抓紧机会,等那些大学刚毕业年轻靓丽的小姑娘入了他的眼,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养母王丽珍的话音数落的话音刚下,在火盆旁吃烤红薯的侄子杨家宝把手里的半截红薯往火盆里一扔,接声埋怨:“大姑,你嫁不出去别在我家哭,免得把我家的财运哭没了。”

“小兔崽子,谁教你这样和你大姑说话的?”养父杨孝山嘴上斥责着孙子,抬脚佯装要踢他。

杨家宝不躲不闪,屁股挨了下不痛不痒的蹭刮后故作生气地朝火盆防烫架踢了脚,看到振落了几只在边上烤着的红薯,才心满意足地朝杨孝山做了个鬼面跑开。

“小兔崽子”杨孝山挥起拳头吓了吓杨家宝,满眼慈爱地看着他跑远才回过头和杨杣说话,“杨杣,你妈说得有道理。”

“自古有权有势有钱的男人,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姑娘,也不管他们年纪多大总有年轻靓丽的姑娘上赶着贴上去。

虽然你长相不差学历也好,但年纪不小了,再过两年成了高龄产妇还有什么价值?”

有点冷。

杨杣在水果筐里抽出根干柴,拨了拨火盆蒙了层薄灰的炭,随手把干柴扔在了上面。

听到催婚这个话题时她就在思忖,该怎么说才不让养父母破防,该怎么做才不让养父母破大防,但是很难。

他人的问题,但凡你在自身寻答案,就很难。很难让人满意,很难让人满足,很难让人信服……

“爸、妈,我不排斥结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