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红梅进来,福宝已经一笔一划在通知信了,大概内容就是他们急需黄金,希望能收多少就收多少,价格就根据12块钱一克来计算,他们可以帮忙购买,当然如果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其中差价都算他们的。

等留言结束后,两人又把这一次赚的钱领了。

回程母女二人又对黄金买卖进行了一番讨论,李红梅担忧:“福宝,就算咱们能够成功买入很多黄金,但是过两年也不好卖吧?咱们买卖都是受国家管控限制的,到时候砸在手上怎么办啊?”

福宝满脸轻松:“没关系,买卖总会开放的,黄金后面还是会涨价的,咱们就算一直放在手上几十年后再卖依旧还是赚的。”

李红梅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以上都是关于投资黄金的限制,如果出于个人需要去国营的首饰店购买一些金手镯金项链还是可以的,比如人民银行下属的一些金银饰品店,以及部分大城市的国营百货商店内的金银饰品专柜等。

但是这个也会被严格管控,购买都需要登记身份信息,每个人都是有限量的。

这次收了钱,又加上福宝一直说今年是未来几十年黄金价格最便宜的时候,李红梅心动了,要不去买一个金镯子戴戴?

福宝也赞同她的想法,虽说黄金饰品加上工艺费等等比市场价每克都贵了两块钱,但整体价格还是划算的,可惜限量,不然她恨不得把金店搬空。

两人去百货公司的金店挑了一根五十克的黄金大镯子,这还是因为她们杭城算是大城市才有现货,如今黄金生产和供应受国家管控,金店的黄金饰品货源有限,50克的金手镯本身属于较大克重的饰品,不是每家金店都有现货供应,很多城市的店铺是需要预订的。

这大金镯子花了李红梅差不多六百块钱,她们刚刚去仓库收的钱分完后还不够六百块呢,李红梅又从兜里掏出了一百多块钱,凑够了才买入。

还好她们现在赚钱快,如今她每周能赚五百块钱左右,所以李红梅心疼了一小会就已经高兴起来。

她想把金镯子戴在手上,又怕招人惦记,思来想去就在家里翻出一个红绳子,对着镯子一圈又一圈的紧紧鞭炮起来,等结束一看,完全看不出金镯子的模样。

李红梅左看右看仔细检查了几遍,这才放心的把镯子戴上。

第168章 【168】过渡章(1)

李老五和李老六看到留言后,脑子一转,各自琢磨起了门道。

李老五自从告别黑市,就整天在各个居民区、家属院晃悠。

他这人交际能力强,嘴皮子利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来二去,结识了不少能帮他出货、介绍新客户的熟人。

福宝母女瞧着和他们合作挺靠谱,便把活儿都分派出去,自己落得清闲,虽说少了10%的提成,但也值了。

收黄金这事儿,李老五靠的就是这帮熟人。

那个年代,黄金买卖管控严格,可还是有人把祖上留下的小金货藏得好好的。

李老五给钱痛快,碰上不想要钱的,就用粮食换,毕竟这时候吃饱肚子比啥都强,金子哪有大米白面实在,所以找他换黄金的人不少。

李老六这边更是厉害,她合作的货车司机跑遍全国。

当时去金店买黄金要登记,可没联网,户口信息也乱得很,年龄报错是常事。

货车司机和家属们换着城市,在各个金店买点黄金,一来二去,就替李老六囤了不少。

李老六,也就是李雪梅,胆子大得很。她信得过这帮人,直接先垫付资金,等他们回杭城交货。验货没问题后,才给司机们提成。

这兄妹俩,在当时全国走私黄金的圈子里,那可是相当关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