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不管用吗?

巧善心碎,又跪下了。

其实她还有话要说:在八珍房做活这阵,明少爷房里的饭食,她都看在眼里。从前一次都不要的如意节节高

笋,明少爷身体不好,脾虚湿困,不宜吃笋。

和拌石花菜,如今常吃。芸姑娘在这里借住的时候,最爱这两道。年前她来这院子里做活,看到廊下挂的全是八仙走马灯,当时就想起了这位周家小姐,因为艳红曾念叨过:芸姑娘不爱花灯宫灯,独爱这一种。

女大十八变,满月脸瘦成了鹅子脸,秋月眉描成了远山眉,涂了口脂,唇也变了,模样不太像从前,但芯子没变。因为明少爷钟情芸姑娘,这个罪臣之后离开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刘判官家的四小姐,嫁了回来。

他给的册子上有写:知道太多,是好事,也是坏事。没有十成的把握,不要拿着把柄去要挟地位比你高的人,那是自寻死路。

大太太冒险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是出自一片慈母心。巧善的良心不许她拿这个发现来要挟大太太,他的教导也在提醒她:不要莽莽撞撞去做撩虎须的蠢事。

她知道他们夫妻才和好,不该再起争执,可她没有别的人可以求了,只能过来为难。她相信大太太是个疾恶好善的人,不会坐视不理,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哀求。

说话间,门外多了个家安。大太太听到那个五字,身形一晃,扶着多宝阁,又问她一次:“你在三太太那看见了什么不寻常的事?”

巧善摇头。

大太太厉声追问:“五少爷去找过你?赵家禾又看见了什么?还有谁知道这些事?”

那些怀疑无凭无据,不能说,说了死得更快!

事关赵家的名声,不容有失!大太太见她避而不答,又意有所指地说:“别人都没来,只有你来了!”

这话里还藏着别的话,不能再耽搁了。巧善再摇头,飞快地答:“入府那年,我什么都不懂,老爷叫我过去问话,我怕得不得了,是他可怜我,帮着我。我一直记在心里,可惜无处回报。今年……去年在船上又多亏他照应,我见他会办事,厚颜赖上去,认了义兄。我笨头笨脑,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只有这一回能为他做点什么。太太,您行行好……”

“起来吧。”太太长叹,冷声说,“这样的事,你来掺和什么?念在你年纪小不懂事,这就罢了,早些回去,不要在这里扰人清静。方才这些话,不要跟任何人说!”

巧善用力点头,但跪着不肯起。

大太太不再看她,迳直往门口走去。翠珍帮她打起帘子,她停住,又丢下一句:“女子娇弱,跪久了伤筋骨。我去看看老爷,你不用跟,给她拿些活血化瘀的药。”

巧善听懂了,大喜,磕头感激。

翠珍记仇,横眉冷对,先说几句风凉话再给。巧善没心思计较,捧着药道谢。

二月初四,宜出行搬家。

“什么炮仗?吵死了!”

家安忙着帮他抹药,没答。

巧善听见他发脾气骂粗话,隔着窗子代答:“是编炮

最早叫这个,因为是把单个炮竹编成了一串,后来叫鞭炮。这里指炮仗类型。

,整十挂,落地满堂红!那位鲁管家叫人去买的,说近来诸事不顺,去去晦气再出门才好,还要烧火盆。早前叫人快马加鞭往南走,去买什么大百解金纸。”

“哼!”

家安擦着手出来,客客气气说:“巧善姑娘,已经好了,进去吧。”

“多谢,辛苦了。”

家安回礼,再匆匆赶去办差。

家安管擦药,巧善管喂饭,她进去时,家禾闭着眼不吱声了。

她先说带了哪些菜,再坐下劝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