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道:“皇上说的民,是指…”
李德从旁拿出来那活字印刷的盒子,变换顺序分别在对方面前演示了一遍。
沈璟之随即道:“开设邸报。”
李知节顿时瞳孔微震,开设邸报?
沈璟之示意他去瞧那活字印刷,边道:“一贯的雕版印刷,适用于古籍印刷,文本读物印刷,但内容过于复杂,不适合在百姓中相传。”
“可换做活字印刷。”
若是按照苏南初所言,成立造纸和印刷署,用宫内废弃衣物送去制纸,那刻模所需的时间,成本会大大降低。
朝廷可以低价,或者免费向各地百姓下发邸报,印上所需传播告知的内容,或寓言,或道德,或口口相传的故事,或诗词歌赋…
其实想要让民众识体统,明礼信,不一定非要去一点一点去推敲那些史籍古典。
只需要把这些东西掰烂嚼碎,精简下来大范围散播,口口相传,授之于众便可。
他们不需要知道什么之乎者也,只需要知道人贵自立,尊信守礼足矣。
到时候由朝廷印刷,下发各级官府,各级官府授发于民。
日积月累,成百上千日日夜夜,哪怕只有一条深入民心,家喻户晓,这些就算没有白费工夫。
第424章 人可以无名,但是不能无志。
沈璟之话落以后,也没有等着对方发表意见。
接着道:“礼部掌管科举,教化民众,促进社会风气,当也属其列。”
这一番听下来,李知节脸色更难看了。
“皇上,百姓无知,贱民难管,教化起来谈何容易,若是贸然行事,怕是会适得其反,掀动民众反潮。”
并非不想教化,而是那些人多数不识文不识字,骨子也缺乏礼信教养,对朝廷法制也熟视无睹,秉着无知者无畏,做事颇为激进。
想要改变他们那些思想岂是易事。
“对朝廷法度熟视无睹,那就告知,对律法毫无敬畏,那就杀鸡儆猴,以示威慑,这些还用朕去教李大人吗?”
李知节:“这…”
“凡事非一朝一夕,一天教化不成那就一个月,一个月不成那就一年,人贵在引导,萎靡不振者,那便授以激扬文字,急功近利者,当教其固本培元之理,使其明悉厚积方能薄发。”
“一个国家,男儿当有血气,女子当温淑有礼,稚童当遵师习礼,老者则应言传身教,官吏要清正廉洁,兵将当勇往直前,人可以无名,但是不能无志。”
苏南初说的对,有些时候,可能一些人并不坏,只能生来着急赶路,没来得及习礼懂法,一个国家什么都可以断,但是脊梁不可以。
而气节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朕今日未同大人商议,十日后,朕要看见来自礼部的完整提案和谏言。”
李知节呆滞的怔在原地,沈璟之声音很平淡,语速也很缓,可是他偏偏从对方的声音里听出来了激昂澎湃。
看着对方又在摆弄那破棋局,他差点气出来一口老血,他还没落子的,他连着落了两颗。
给他个残局也就算了,还这么不公平,这合理吗?
但是他再仔细一看,发现了问题,对方好像专门空出了一子,那个位置…
是他想落子的位置…
得,雏龙已长成,今日的皇上,已经逐步重现当年先帝的鼎盛时期,甚至还比先帝多了一些东西…
他沉下一口气,起身,提起衣摆行大礼跪拜:“皇上思虑周全,老臣拜服。”
除去领旨还能如何?上官靖渊那老头还在呢,唉…
问题也不是他不想去教化,主要是这事要去得罪一众世家。
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