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儿子不争气。
裴钺一听这话便知淮阳王的安排。
这样的人怎堪为大宗令。
裴钺语气淡漠道,“游手好闲可当不好宗人府的差,既是要历练,便去督粮,渭北陇西一带的粮食运送,全由成儿督送。”
这话一出,裴江成脸上血色褪尽,乍然一听是提拔看重,实则是吃苦,那渭北苦寒之地,他这一去不是去喝西北风么,况且那活计是吃力不讨好。
太上皇看了一眼裴钺,心中微有不满,他还舍不得长孙吃这个苦。
淮阳王默了默,倒是没反驳,只道,“臣接旨。”然后朝裴江成使眼色,示意他叩谢天恩。
裴江成险些要哭出来,眼巴巴从圈椅里滑下来,苦着脸道,“皇叔,侄儿是哪儿做错了,您要责侄儿?”
裴钺还未搭话,淮阳王怒得低斥,“你个混账,陛下是看重你才让你吃苦,想当初陛下十多岁便去了边关,第一桩差事便是督粮,你何其有幸!”
裴江成不敢说话了,只眼神哀求太上皇,太上皇手都搁在圈椅把手,来回摩挲了几回,瞅着裴钺渐冷的脸色终究忍着没开口。
舒澜风莫名地弯了弯唇,只觉解气。
回到王府,裴江成跟打了霜的茄子,一头蒙在炕床的薄毯里不吭声,舒芝也从王妃那里听到消息,心里埋怨裴钺不是零星半点,好好的新婚,非要把她夫君差去那不毛之地,这么不解风情,合该皇帝娶不到媳妇。
听着意思年后开春就要离开,这越发显得圆房的紧迫性。
得在这段时日怀上才好。
舒芝于是柔情似水地在他身旁安抚,甚至不惜将丫鬟全部差使出去,将软软的身子覆上去勾他,裴江成着实有些念头,铆了一口劲将舒芝打横抱起,气势汹汹往床榻去。
舒芝搂着他脖颈激动地哭出来。
总算是成了。
一刻钟后。
舒芝看着空荡荡的床榻,脸时而绿时而青。
这这这...算什么?
在门口晃悠两下缴械投降?
净房内光顾着擦身子的裴江成也很没面子,他在犹豫是回去哄一哄娇妻,还是寻个地儿破罐破摔躲起来,原想选前者,可是听到帘帐内传来压抑的哭声,裴江成合上衣干脆跑了。
裴江成回到自己书房,想起舒筠曾给他做过一个香囊,当初退亲时没寻着,谎称烧了,这会儿忽然想起可能在书房,四处翻箱倒柜,终于在格子里找到那个香囊。
犹豫了一下,他搁在腰间。
与此同时,忙了一日的舒澜风也急忙赶回了府。
今日在仁寿宫见到的一幕实在是过于匪夷所思,这种巧合也不是没有,毕竟宫里绣娘多,绣艺五花八门,撞上一些花纹设计也无伤大雅,但舒澜风心里头还是不放心。
告诉妻子,担心妻子忧思成疾,权衡一番,舒澜风行至穿堂,脚步忽然折往了舒筠的闺房。
即便是父亲,也不能随意进女儿闺房,舒澜风来到院子门口,便有婆子迎了出来,他背着手立在风口没动,
“小姐呢?”
婆子连忙屈膝搭话,脸上还带着忧色,“回老爷的话,姑娘今日出门摘雪,不小心摔了一跤,脚踝处肿的厉害,如今涂了活络油在床上躺着呢。”
舒澜风闻言哪还记得什么腰封不腰封,连忙询问女儿伤势,婆子只道无大碍,舒澜风急得在廊庑下来回踱步,这下是越发不好进去,偏生天寒地冻,妻子不能出门探望女儿,只得女儿一人煎熬,舒澜风心疼得跟什么似的,隔着窗牖安抚女儿几句,摇摇头踱步回了杏花堂。
夜里用了晚膳,陪着妻子说了一会儿话,等着苏氏睡了,舒澜风不放心女儿,打算去瞧一瞧,白日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