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父便道好,“收个租子,时日长了,也有不少钱呢。”

孔柱子听说家里要给妹妹买房舍当嫁资,心里有点不痛快。

孔母看他不懂四六的样子,反问:“那花七郎送上门的骨头,是不是你吃的最多?”

当时就惦记着从盆里捞肉,连汤底下的碎渣渣都吸溜光。

光吃,不记人的好。

“这还没成亲,人花七郎就这么重礼数,你以为是冲你?还是冲我和你爹?那是冲你妹妹的脸面。”

“这家还轮不到你做主了!”

与孔母的教化不同,孔父更直接了断。

“你要是不服,就去丁家,让丁家给你媳妇也带上些嫁资。”

丁家恨不得就让丁冬梅穿一身红就出门。

抠里吧嗦地掏了二两银子的新娘贴身钱,丁娘子就在巷子里哭得要死,怎可能舍得再陪些嫁资?

孔柱子便不再说嘴了。

心里不满,也没人在意。

寻到丁冬梅跟前抱怨,丁冬梅也没给他好脸。

“你老老实实跟着孔大叔去收夜香,其他的不要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

再有二十几天就成亲了。

她这几天忙着缝制新衣裳,这些都是要放在红箱中的。

后娘肯定舍不得掏钱置办体面的礼,她便自己费心。

既然决定嫁给孔柱子,她一心就要跟他过上安稳日子。

一条巷子,小刀就在跟前,她时不时也能照看上。

她手头攒了的钱半点也没了。

贴己的二两银子,她不敢动,那是留在婆家过日子时候给她的应急钱。

其实她这些天没别的事情,缝制衣裳得有料子了,家里自然舍不得给她买,她都是将她娘以前的衣裳翻新,重新绣上些好看的花样。

要是山上那菌子能再长些就好了。

进了六月,就是连绵雨天,到时候再去小山头看看。

之前四月的时候在那片挖了不少菌子,卖到酒楼,前后换了三百来个铜板。

费些体力和时间,多少有些进项不是。

第 14 章、你想养菌子?

入梅后,一连四五天都是阴云天。

见不着多少阳头,孔云彩发现家里的竹席有了霉点,帕子沾了些高粱酒一点点擦着。

再有两天就是二哥娶丁冬梅的吉日。

家中里外翻新过,请了匠工,修过院墙、翻过新顶,还将灶屋后的空地像模像样地做成后院。

鸡窝原本是在前院西屋靠墙的角落,一并挪到了后舍。

院子里的地原本是泥地,遭逢下雨就泥糊糊的,前些天孔父白日空出来的时间多了,拉上孔柱子去河里掏石头。

来来回回四五天,铺出两条平整顺眼的石子路。

孔家小院一年内是有两件大喜事的,这番动土动工,周围邻家看热闹的不少。

孔母听了隔壁何家的建议,将坐南北开的倒座房收拾出来,新添置了家件。

添置了平头案,木头瓶身插满五颜六色的花朵,以前只有过年才会摆出来的雕绘山水插屏摆出来,内里是胡床,绣墩等。

还额外掏了三百文,买了一小樽典雅小巧的小博山香炉。

花骏知晓后送了一小盒团片的梨融香。

自此这屋子便成了甜水巷子妇人姑娘们最爱来的地方了。

孔母预备着这屋子是款待两个孩子昏仪的女眷安坐。

提前让邻家妇人来暖居也不赖。

按她自己的说法,那就是在沾福。

这甜水巷子哪一家不是有儿有女的,更不消说还有秀才娘子,所以便是每日花费了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