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3)

这不就是蜂窝煤的雏形吗?赵官家眼睛都亮了,一把抓住洪适,恨不能把他摇出秘方来,“你弟弟呢,他能不能制作这些煤球啊?快叫他来!”

洪适险些被他摇吐了,好半天才冷静下来道:“官家,可以把臣弟叫过来一试。可哪里有煤矿啊?”

赵官家大手一挥,“这个你不用担心,朕来找。”开玩笑,山西没有煤矿,你当我上辈子白活了?

现在才是宋代,开采量不多,地上地下储存量肯定大,更容易发现。

洪适也不知道,自己偶然一句话,就把亲弟弟捧上了原学巨子的宝座。

小番外剧场

纪录片《记住乡愁》配音

江西的历史上,南宋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朝代。根据县志记载,仅饶州一处,境内仅历代宰相就有23人,进士2097人,其中,状元13人、榜眼6人、探花5人。举子更是多不胜数。

而我们今天走进的饶州乐平后港镇,则有些特殊,因为他们这里不仅有一个家族一门父子四进士,还有一个开创时代的科学家洪遵出生于此,留有古宅。

洪遵的父亲洪皓是乐平洪氏的始祖。洪皓,字光弼,宋饶州乐平人,两宋着名的爱国重臣。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年,坚贞不屈,全节而归,被誉为当代,归赠太师魏国公,死后谥号忠宣。

而作为次子,洪遵不像哥哥洪适早早成为宋世祖近臣,平步青云,而是更喜欢钻研一些科学技术,如医学,火药甚至是钱币,但他最为出名的事迹,无疑是在建炎十三年到十五年间。在宋世祖的支持下,对煤粉这一事物开展创新发展,直接成为近代蜂窝煤的始祖。

这也在当时拯救了因为气候变化而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数百姓。

第122章:煤炭救命

前文也说过,洪适小郎君出身于江西的一个大家族,其父洪皓进士及第,为礼部尚书时任大金通使时,被扣押整整十年有余,坚决不肯投降,直到赵官家打了个灭掉西夏的战争,金河之盟后才被放回来。

这样的人物当然是需要大力表彰的忠臣孝子,但是十年风霜,人被摧残的不轻,一时也没有地方安置,就被加了秘阁衔,好好在家休养。

好在是老天看他人品过硬,八个儿子中很多成器的,洪适小郎君就不用说了,出使大理不负使命,又小小年纪中举,现在已经说好和赵鼎赵相公的次女赵二娘子赵洋结亲,三子洪迈眼看也是个进士种子,还对交子和金银的等价比很有见解,早已经入了张相公张浚和林景默的眼,洪皓也觉得知足了。

万万没想到啊,一向在他看来不务正业的次子洪遵,竟然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大冷天的被赵官家十万火急招去太原。

这天下,谁不知道官家才是一等一的贵人,入了他的眼,那是青云直上不成问题。远有赵张胡三位相公三四年间为宰执,近有张九成白身变工部侍郎。

洪皓真觉得是祖坟冒青烟了,但他毕竟是在金国熬了十年的人,自有见识。看着这些天家里为石炭木炭不足而每每发愁,都是这小子东一鼓捣、西一鼓捣给搞定的,就明白他的作用在哪里。临行前叮嘱道:“官家若有吩咐,你身为臣子,万万不可推脱,但也要量力而行,不可空口说大话。”那可是要给家族招来祸的。

于此同时,赵官家已经派人根据上辈子的记忆去地点上探查煤矿,成果喜人,因为这个时代煤炭还没经过大型开发呢,主要是仪器什么的也跟不上。但是作为工科狗,基本的他还是会一点的。

洪遵在自己老子面前还是比较老实的,但跟着御前班直走了之后,才在路上悄悄问自己的小厮,“金石,你说我要是能做出大哥写信说的煤球来,官家会不会看我不错,把寿春公主许配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