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3 / 3)

一点风声,但自从这位卷入了谋刺之桉,李光就发誓再没有一丝君臣情分,只要陛下没有赐下一杯鸩酒,对不起皇家家事他不管。

赵官家也就是恶心恶心他,重点还是在军民关系上,十二月初,吴玠和延安知府谢伋先到一部陛见,王德和河北东路经略使汪藻(没错,原来的徐经略因为裁军问题被赵久送到东京光禄寺了)稍后也到了。至于大同的曲端实在离不开,请刘锜代为参加。鉴于大同目前还属于边防,他这样也不算过分。

不过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吃了两年沙子的马扩到了月中,也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像充场面的下州知府细封阿华,于是此次地方军政会议正式召开,由正面典型岳飞、李彦仙和宗颍主讲,你们各自提出问题并且自我批评。

小剧场番外

近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中国文化史鼎鼎大名的“三赵”父子,即宋荒灵帝赵佶,宋隐帝赵桓和宋世祖赵久的作品一起在港城拍卖会出现,赵佶作品乃是宣和年间的瘦金体《千字文》,赵恒作品是他在洞霄宫为其弟上的贺表,而赵久作品则是晚年写的《青玉桉·赠宗忠武》(原稿一直又宗氏家族保存,后列为国宝,保存至燕京故宫博物馆),尽管再次书法家一直认为赵佶的艺术造诣最高,但拍卖依旧是赵久的作品最受欢迎,最终以1.1亿美元成交,赵桓作品则被拍卖出了1200元人民币,买主为漂亮国华侨,理由是他认为这黄氏书法感觉非常沧桑。

《娱乐周刊西西随笔》

第119章:军民问题(上)

虽然说赵官家剽窃人家的诗词,但河东这个地方是公认的表里山河,自古就是三秦屏障。太原身为河东首府,虽然地势浑雄。但在这隆冬时节,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赵官家为了议事,特地没用和太原府大堂,而是改造了一处客栈,亲自提名为山西会馆,谁也搞不清他这是什么意思。但谁让他是老大,对一切事物拥有最终解释权,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再说这也不过是小事。

只是这地方新修葺不久,就算有香炉,寒意依旧彻骨,武将还好,文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文官,已经有些瑟瑟发抖了。汪恪看到老父牙齿都开始打颤,赶紧把身上的大氅取下,给父亲披上。

汪藻赶紧呵斥他,嫌他添乱,但谁又看不出来他是在心疼儿子。弄得赵官家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命令杨沂中。去搬了十几个火盆来又,分发了棉衣才道,“是朕考虑不周了,各位卿家见谅。”

大家能怎么办?难道你老板认错,你还能真指责他不成?赶紧齐心协力岔开话题,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将们首先承认是军中痞子作风严重打扰到地方民生了。文官们则表示是他们处理问题不当,和军队沟通不够畅快,引发误会。

气氛当真是一片和谐,但赵官家很无奈的说:“各位爱卿在这儿说的好好的,但到回到各自州县防区,就真能保证没有类似的事情在发生吗?”

这次也不管是什么茶了,直接喝了姜汤。自己暖和了暖和,然后道:“西夏灭亡之后,城寨的作用不复存在,很多寨民都想化为民户,去延安府,甚至京兆府做生意。再不济也要出来务农,可是这样一来,汉番之间最后一道缓冲带就没有了,所以不管军方还是官府都不同意,自然引发不满,光这个冲突,吴玠你就给朕上过好几道密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