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3)

赵久大惊,“正甫,你这是做什么?没道理他们两个小儿女惹的祸,叫你的女儿去填坑。”

“官家,听臣一言,小女的年纪也并不小了,又有这望门寡的名声,其实并不容易找到如意郎君。臣为人父,当然也是为孩子打算过的。马家公子的确是不错,臣才有此心。”要是换了吴扶,那我可绝不让女儿跳这个坑。

他要这样说,赵官家虽然难免委屈小杨,倒也觉得不是不可以接受,因为马扩的儿子品质确实不错。更重要的是,邢王即将复出,门楣真是不会辱没了静塞郡王。

但还是那个问题,最棘手的是宗家和吕家的那桩亲事啊。

赵官家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小杨能够解决的了的,又把吴扶给薅了过来,限他想出主意。

你还别说,吴扶这方面儿彷佛真是开窍了,“官家,那段智兴不是已经诚心归顺我大宋了嘛,他好歹也是大理皇孙啊,娶个大宋贵族女子才更能证明他对大宋一心一意,你若开口,他是不会拒绝的。再说,吕慧清不管何等名声,到底是正统大宋宰执,不算谁辱没了谁?”

“可是那吕氏女比段智兴大了三岁啊。”

吴扶更加无所谓,“女大三抱金砖吗?”

说的轻巧,感情不是你娶,不过仔细想来,还真有点儿道理。于是他招来段智兴委婉的疑问,没想到人家果真同意了。

扎根大宋最重要嘛!

赵官家大松一口气之余,赶紧找了个。高僧大德算出来,两家婚约都有问题,双双解除了婚约。同时,不免在心里暗暗思忖。小吴这种天赋,不去当官媒,是不是有点儿太屈才了?

小剧场番外

提问:“三言二拍”中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不是以宋世祖赵久解决宗李两家的婚事为原型。

中兴鸭:没可能吧,这故事背景出入太大。

八卦星球: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乱点鸳鸯谱一词是宋世祖自嘲产生的,以前并没有。

原学巨子:严谨一点儿,好吗?故事中,两家人是因为冲喜,怕女儿守寡,才把儿子装成女儿嫁过去,没想到小男女把持不住,做出苟合之事。中里两家虽然各自悔婚,但是都恪守了基本的道德。

烽火连三月:可能有个灵感吧,这部创作背景是宋末,谁也不敢拿中兴之主宋世祖开玩笑呀。

第118章:飞来捷报做纸钱

在赵官家带来的近臣群策群力之下,这桩有可能影响到太原府建设的婚约-自由恋爱危机终于被解决。

虽然赵官家觉得自己好像成了居委会的。但是别人明显不这么想,段志兴就很高兴,和大宋高层更加紧密。杨沂中虽然不说什么,但明显感觉松了口气。弄得赵官家已经想把那位马公子调到身边来。李彦仙和宗颖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如释重负啊。

丝毫不介意自家孩子被打发走接受考验去了,官家说的对呀,耐不住寂寞,受不得繁华的引诱,你们还搞什么海誓山盟,老老实实嫁娶得了。

但这事儿忙完了,太原城的建设视察就不能再拖了。当年赵官家对于这座城市的定位,就是恢复到赵光义破坏之前的水平,即周长四百里的坚城要塞,中影在建成这方面儿明显是比陈规差一筹的,但它的长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之前那个钉子路口,又因为军民融合的好,太原虽然四年前才来了个地裂天崩,但如今却是欣欣向荣。

这日雪后初晴,地面虽然结冰,赵官家却执意来了兴致,非要出门看一看。杨沂中等人拗不过他,只好陪着一起,其实这些年经费不足的前提下,宗颍无疑已经做得很好了,反正要扩建赵官家当年石破天惊炸开的城墙干脆没有修补,反而作为一个景点留了下来,好让人知道建炎天子的文治武功和天命所归,对此赵久嘴角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