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4)

岳云在登州拜见了田师中后,就回了御营右军本部青州,说实话,这张家军的素质确实比岳家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岳云管不得别人,只能先做到自己管辖的不对三日一操,执法如山,同时又体恤士卒,军饷军械无一不是足额,更是衣食住与普通士卒无二,不过几个月,御营右军就传遍了岳小侯真是大有父风。

粗鄙一些的直接就说:“岳小将军真是和魏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毕竟都一起配合过好几次,也不是没见过岳飞治军如何!

岳云有点恍忽,遥远的记忆里,似乎婆婆(祖母)也说过,“云儿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可那时,他们一家子还在汤阴老家,到处都是战火和死人,小叔叔不会打架,他到处和人抢粮食和柴火,印象里根本没有爹爹这个人,就算有,也是生母无休止的抱怨和婆婆带着挂念的祝祷。直到生母走了,爹爹才真切的出现了。岳云不是悲春伤秋的女娘,很少回忆过去,只是这些老兵侉子无意间地提及,让他忽然意识到,原来,有意无意地,他真的是踏着父亲的脚步,走出了一片天地,属于自己的田地。那些无休止的军棍和训斥,虽然看上去严苛,但也把一些东西印刻在他的脑子里。

不过,想归想,在没娶亲前,打死岳云他也不想回御营前军了。直到那日,河北路元帅、魏王岳飞例行巡视军队,右军同僚死活让他顶在第一线,金刀大马的魏王正值壮年,但看着已经比自己还高、一身重甲却未有一点疲态的岳云,忽然有种莫名的惘然。

不经意间,这个臭小子就已经长大了,他会知道,儿子刚上战场时,再严厉的父亲也会整夜睡不着觉吗?会知道去年大理的消息每次传回枢密院,他都无法克制地抢着看,从军以来第一次自私地想带兵把儿子接回来再狠狠打一顿军棍。

第一百零五章:富豪宴会的收获

赵官家很有现代思维的搞了个午餐会议,但是指望岳翻这农家出身,从小被岳飞管傻了的孩子给你搞出什么新鲜花样来。

所以赵官家很有先见之明的把这项任务分配给了近臣洪适洪小郎君,毕竟人家家传渊博他爹就是户部尚书致仕,爷爷曾经官拜太常寺卿。

所以,对付这些富的流油、胆子小的像老虎的江南富豪,洪小郎君先礼后兵,先是再三强调,停泊船位只是今年的额度卖完了,来年还有机会的。而且,这次拍卖的是海贸皇家泊位(可以挂龙旗的哦),私人海船要出海也不是不可以的哦,当然交的钱会少一点,但不会没有。

另外,按照官家的指示,猪挑肥的宰,对于那十九家竞争成功的富豪,当然得享受会员尊贵待遇。商人,士农工商最末者,居然可以跟当朝官家,公认的中兴之主一起一顿吃饭,虽然说是分桌而食,但足够他们回家吹一辈子,哦不,三辈子了。

所以,当赵久进了餐室之后,这些富豪们赶紧行礼,同时眼光贼熘熘直转,却也没人敢大着胆子往他身上瞟一眼。

那是天子啊,封建君权时代,还是一个把整个国家从靖康耻那样的废墟中带出来的马上天子,足够让这些没有啥政治地位的人战战兢兢,小心伺候。

虽然赵官家自认为了搞钱北伐,他对这些富商还是比较客气的,但明显人家可不敢放肆。

当然,赵官家也不管他们怎么想,坐下就说,“听说你们大家都是南方人,可有人愿意给朕讲讲这南方的风物,毕竟朕这辈子最远也只到过杭州,还不曾入过福建和浙南。”

富商们面面相觑,有人跃跃欲试,却总是鼓不起那个勇气,这个时候就显出托儿的重要性来了。

“回禀官家,小人祖籍建州,和刘子羽刘经略一个地方人。后来去了泉州港做生意,在那里安了家,至今已经有三十年了。泉州海岸那边的竹包饭特别好吃,尤其是香竹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