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3 / 4)

子户,你就让你手下的王通判来。”

没有列席的几个低级官员自然不知道官家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大员们自然是简单讨论就一力奉承,请赵官家早日回后宫歇息。倒是一同来的陆游临走时提了一句,“官家,臣看户部的记录,燕京甚至河北粮食产量不足,若是将来迁都,必然是要南粮北运的,那内河航运自然也不能轻忽。”

别人只觉得你个太学生也太能表现自己了,这个问题难道我们不知道吗?殊不知道赵官家在那里感慨,大老到了哪里也是大老啊,经过历史检验过了,这话朕本来想提的,居然被你一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说了。

小剧场番外

电视剧播完后,有记着问我,既然是《宋金十年》,为什么要把结尾定焦在胡寅陪着赵官家巡视残破的河北大地计划迁都建港口。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思考过很久,要不要停留在金国成清的那一刻,后来还是选取了这个镜头,除了跟电视台沟通,本意还是希望大家意识到祖先筚路蓝缕的不易,我们今天繁华的大都市天津,是宋世祖等君臣在一片废墟上重建的,金国的覆灭,并不代表了宋世祖人生功业的结束,甚至不代表着金国影响的结束,只有真正恢复了河北的民生,建立一个真正和平的家园,才是宋金之间真正的句号。

《宋金十年》制片人韩三平

第九十九章:航运海港

赵官家肯定了陆游的建议,照例把一帮小年轻放出去考察燕京各处去了。自己则去了燕京皇宫休息,你别说,君权时代,陈规对于赵官家世世代代要居住的地方无比上心,这发源地永定河支流,纵横百丈的宫阙,远不是刘汲在南阳临时建造的行宫可以比拟的。

远远望去,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凋梁画栋,金碧辉煌。上好的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虽是改建旧宫,亦看得出来扩充不少,三大殿沿着中轴线依次而建。赵官家到时已是黄昏,新月划过精致的后宫花园,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赵官家住进了福宁殿,遥想当年耶律德光、萧燕燕、完颜打骨打的时代,不禁唏嘘,明明舟车劳顿,却还是忍不住胡思乱想,结果到了后半夜才迷迷湖湖睡去,晨起时对着辛文郁抱怨道:“你媳妇不是快生了吗?为什么不告假回家,在这儿又不多你一个!”典型没事找事,俗称起床气。

万幸辛文郁已经比较熟了,知道他就是发发牢骚,也不会太过诚惶诚恐,只是道:“回官家,臣妻已经生了,是个大胖小子,臣再告假回家也是赶不上了。”何况自家老爹那位狂热粉丝一定会喷他因私废公。

赵官家叹息,道:“等过段时间你还是在东京安个家吧,跑来跑去的也不方便。”辛文郁没敢说,心想跟着您东南西北到处乱窜,在那安家还不一样。

赵官家也是神奇,如果他问一句辛文郁新生儿子的名字,一定就不会困了,结果他愣是没问。

不过这一天去往尚书台,天空却轻飘飘地下期了小雨,正所谓春雨贵如油,何况在偏干旱的河北地区呢?这雨如同丝绢一般,温柔旖旎,既不淅淅沥沥,也不酣畅淋漓,只如烟雾一般滋润着大地。吕本中感慨了半天,有心写一首诗词,但看赵官家似乎也在思考,为了避免出丑,觉得自己先记下来回去改改。

殊不知赵官家在思考的却全然不是这回事,到了原尚书台,现政事堂,他问胡寅道:“朕考察黄河,发现百年以来破坏尤其严重,王通判的奏疏中也写十余年来女真对这一代河流完全放任自流,加之京杭运河贯通南北,他们更是警惕朕命水军和右军前后夹击,所以人为改道,如本朝三易回河,所以不管是海河还,以至于京杭运河,都已经出现淤堵,商船非雨季难以畅通,但雨季又有翻船之危险。”

在座的看赵官家如数家珍,都有些佩服,王珏更是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