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小胡是你的好战友和你穿一条裤子,不晓得人家到底是懂得忠君的道理的,每日晚上你睡下,什么蘑菇,什么青菜我吃不到?
(三)
伴随着耳边“邦、邦、邦”的木鱼声终于消失不见,月色已经是铺满了整个少林寺,让整个少林寺似乎都变得稍微不那么面目可憎了起来。
熟悉的敲门声响起,太上道君皇帝赶紧起身开了门,果然,胡笠就站在门口,手里提了一个大大的食盒。看见他出来,微微躬了一下身子,喊了声“太上皇”。
赵佶感动得几乎鼻涕眼泪都要一起流了出来,从前他是官家的时候,奉承讨好他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从东京可以排到琼州。其中,奉承的出格的也有不少,就差没跪下来给他舔疮口了。
可是,世殊时异,先前巴结他的人,如今都对他避如蛇蝎。如今,还肯在晚上给他从厨房里偷偷带一点素斋给他的,只有眼前的这个胡笠。
素斋的品种并不丰富,只有炒熟的青菜、豆腐、蘑菇等寥寥几样。然而,比起之前百里不屈给他的几乎是白水就馒头的饭菜,毫无疑问已经是极好的了。
“若是朕还有出去的那一天,一定让九哥给你个好差事”,太上道君皇帝看似诚恳地来了这么一句。
“臣为太上皇,是臣子本分,太上皇不必放在心上。”胡笠回答的一板一眼。一看就是个踏实的。
伺候完赵佶用饭,胡笠倒退着走出了房门,还轻轻带上了,临走前还不忘了嘱咐自己一定要好好休息。赵佶鼻子一酸,当年门下三千人,如今只有谁?
将来,将来若有机会,是可以求求不孝子给他个好差事,但是现在,却要想办法一定要把他留在身边,千万不可以调走!不然,谁晚上给朕带饭?
月光下,胡笠的鼻子也酸酸的,太久了太久了,那一天,我已经等了太久了!
第八十九章:阴谋诡计空一场
郑亿年前半辈子,靠着当宰相的老爹,泡在丰亨豫大的蜜水里,若不是一场靖康梦碎,他怕是要当一辈子衣食无忧的衙内。但北面五国城的四五年的囚徒生活,打破了他一切的优越感。
自从兄长郑修年去了北方当间谍,他就像是在这东京城里隐居了一样,先从九品开封府机宜文字,熬到了从七品起居郎,踏踏实实,没有辜负当年的嘱托,奋力供养了嫂嫂和几个侄儿。
等到郑修年回来,静塞郡王说到做到也求了免罪恩典赏了田庄财帛,兄弟两个觉得总算苦尽甘来,喝的大醉一场后分了家,但也和和睦睦地过起了日子,只觉得往日富贵和昔年苦难,都已经过去。
不过既然分了家,来往也少了。直到八月份,他忙完孟太后的梓宫安置事宜,难得休沐,却看见几月不见的兄长皮包骨头地出现在自家门口,见了他,竟然差点跪下,带着哭音道:“老二,救我,不,我没有救了。救救你的嫂嫂侄儿。”
郑亿年立时感到不妙,赶紧把兄长拉进家里,听他一说前因后果,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几乎喘不过气来,瘫倒在椅子上,指着郑修年的手指都是颤抖的,“你你,你是想郑家满门陪你去死,这是什么,这是刺王杀驾!夷三族的罪过。”
郑修年怂包一个,哭道:“我一开始也不知道是他做的,只当他是走投无路来讹诈我。他知道我在北边好多勾当,威胁我若不收留他或者灭口,非叫我流放三千里,还逼着我不让你知道......若不是前些日子李相公杀人抄家的事,我哪里想的到啊!早知道我就去自首,好歹就是我一个,现在如何是好啊老二?”
郑亿年疲惫地闭上眼睛,久久无语,最后才说了一句:“人已经在你宅邸住了几个月,郑家想摘干净是不可能了,现在只能什么都不做,等着陛下圣裁了。”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