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3)

此片由陈家林执导,与19934播出。其中虽然是以世祖吴贵妃(死后追封宪圣皇后)吴瑜的视角展开,但是却实在是一副女性群像图,尤其是对靖康耻中女性无论贵贱的残忍对待拍的淋漓尽致,放在现在肯定不能过审。

其中,邢皇后最初的温婉和死前的凄厉,潘妃娇憨可爱却一直拒绝长大而终于失去了丈夫的欢心。邢秉乐作为局外人的一直清醒和后期受宠的昭仪朱淑真之才情都有所表现,每个人都是妥妥美女。

而本剧也有很多历史考究,比如说吴瑜是十四岁入康王府,南宋没有王妃一说,都是称呼为国夫人。吴瑜本身开始受宠也是因为世祖戎马喜欢能披甲相随的女眷。

但是这片子延续了导演风格,让吴瑜随着身份的表换从开始的活泼到慢慢变成一个规矩合宜的贵妃。不仅是因为吴父教导她,更多的是南阳城里世祖为了救援东京带领八百骑兵北上,以男性视角看固然是英雄盖世所为,但对于情窦初开、甘于为心爱的人当牛做马起表率作用的吴瑜,却是一种无可辩驳的抛弃。从此,她再也不能爱世祖了。

以至于在潘昭容病重时她来看望,那段经典的台词,“潘姐姐这样的,陛下以为你无礼幼稚,却不想也曾夸她天真烂漫。似我在他眼里估计就是个泥胎木雕的死物,可姐姐,不做个让大臣满意的贤妃,等着官家来保护我吗?”道尽了委屈与无奈,让不经意间听到的世祖无言以对。只能在潘妃人生的最后恢复她的贵妃待遇,回忆明道宫患难之情,让这个从不懂政治的小女人幸福地死在他的怀里。

剧里很明确地表现了这些女人都是世祖伟大功业下的陪衬,她们的寂寞和这个时代不合时宜,为此,这就值得9.0的高分。

另外一些改编也很合理,世祖对于二圣的仇恨肯定不是因为邢皇后,但韦太后为保全自己推出儿媳去死,让得知此事的世祖从此对生母态度大变,只是保证待遇。

由此正应了那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毫无底线地继续求票票、打赏。你看我都这么勤奋了。

写给读者的话

因为太长了我就单开一章了不算更新。

关于新章节的错误我已经修改了,虽然写小说是一件很主观的的事,正如金庸老先生说过,角色塑造出来之后,一切就该按照性格和外部环境发展,而不是作者本人能控制了,更何况我写的是同人。应该兼顾赵玖身为二十一世纪红旗下长大的穿越者和十年封建帝王的矛盾性,也就是大臣们口中的轻佻。

所以在写邢秉乐的时候我很清醒,这就是代表了一个受苦少女对拯救她和万民的君王的爱慕,但她冷静理智从未开口,淡淡暗恋对谁都好,后世怎么臆测与他们无关了。

而到了朱淑真这里我不知道是不是糊涂了还是想到她婚姻不幸稿件被烧,居然想把她写成了赵玖晚年的嫔妃,这事很不应该的。也不符合赵玖内心深处对人的看重,所以决定还是让她给公主当伴读,有机会见一下名满天下的易安居士。也是一段佳话,至于嫁给谁,其实对于主线来说不重要。

另外多说两句现在可达鸭的两个妃子,潘妃是被他可以保持了天真烂漫,但他最终认识到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小潘是一个人,她想独宠,相当皇后,甚至想让儿子当太子。可这些赵玖都给不了她,最后让她接连犯下政治错误被降位冷落,其实赵官家要付很大责任。

但小潘真做过很过分的事吗?虽然她的愚蠢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绍宋读者都忍不了,可她也就是给人求过情,妒忌过小吴也不曾恶意中伤,更不用提打胎啊陷害啊(她没这脑子可是毕竟她爹是太医),岳飞和韩世忠的处理都是利于国家但威胁了她的安全和地位的,所以她才会糊涂了又把皇帝当哥哥,触犯了逆鳞。

而小吴就更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