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有可能答应,因为这是大宋啊。
或许没人在乎二圣的生死,但绝对在乎官家的名声和孝道纲常。而且宋金交战七年,虽然这位官家上台后带来了无数振奋人心的大胜,又是发行国债又是刮佛像充军费,但是对于南方民力的压榨也是实打实的。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可是邢秉乐不明白,河北河东不是我们的祖地吗?不是他们女真人冲进国都烧杀抢掠的吗?一时取得好局面就要媾和,天上的人答应吗?就不怕人家缓过劲儿来继续欺负我们宋人?
这样的道理,没有人懂吗?
或许赵官家是懂的吧,他曾经多次申明,敢再提与金国议和者斩,为此不惜破坏了大宋百年的规矩砍了高层士大夫杜充,但这次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他还能顶得住吗?他还能记得自己的妻儿在天上哭着吗?
邢秉乐就这样思虑万千的被佛佑领着去找她的爹爹,一路上看到了那著名的桑树鱼塘,破败宫室。邢母都震惊了,忘记了在宫里,喃喃说;“居然是真的,这是卧薪尝胆啊。”
是啊,扬州的贵人们从不信从前的康王,道君天子的骨肉能把自己苦到这个程度,可若非如此,何来今日局面呢?
邢秉乐远远就听到有人说话,“朕本人的态度很清楚……乃是宁死都不愿议和的!”赵玖再度叹了口气,也同样严肃起来。“这一点不会变!”
佛佑喊了一声“爹爹”,又道;“外祖母和小姨来拜见您了。”
梅雨季节,又是雨后初晴,宫中大部分道路都还洁净,但进入后宫原御苑区域,也就是眼下的鱼塘、桑林区后,却不免显得有些泥泞难走。
石亭里,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别人都是赶紧低下了头,只有一个人起身转了过来,那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穿棉布直裾,双目间还带着一丝烦恼,却端的威严如神,风姿俊秀,更多了当年没有的一股杀伐之气。
他不过瞥了邢秉乐一眼,秉乐却觉得她古井无波的心竟然开始狂跳。
无法抑制。
番外邢秉乐三
当时她说了什么,隔了几十年的岁月,她已经有些忘记了,只是有些佩服自己,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没有忘记委婉的提醒官家潘妃已经有了亲生女儿,再照顾两位公主恐怕力有不逮,出现意外。
这话正想着国家大事的赵玖一时没听出深意来,只想着人家当姨母的关心外甥女,人之常情。甚至高兴总算还有人真心疼爱佛佑,于是难得和颜悦色地夸了几句后,送两位出宫。
但是他听不出来,我们七巧玲珑心的杨统制和混迹后宫一辈子的蓝大官怎么会听不出来,总之就是没过几天,官家就说二位公主也该学着理事了,一人配两个傅姆外加从金国回来的太妃,开始独立生活于更加靠近官家寝殿的仪凤阁。
外臣当然不会干预,这是纯皇家事了。而且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赵官家还是她的臣子们都没觉得邢家二娘子有什么不对,反而印象还不错,是个厚道的亲长,尽管官家恩赐她可以每月进宫探望公主,但她从没有为自家请求任何恩赐,不管是父兄的官位还是被没收的田产。这就足以让人高看一眼了。
不过也就是高看一眼罢了。说到底她还太小,家里除了一个已故皇后,拿不出任何能看的人来。那个时候因为战和问题整个朝廷都快火烧眉毛了,谁还在意一个小丫头啊。
但邢秉乐知道,自己变了,就好像心里有了一个小缺口,放进了一块小石子,拿不出来。她开始特别喜欢看邸报,听着市井说书人讲着官家各种英明神武的事迹,附带着玉带腰胆,淮河水神的忠良佳话。以前她总是半信半疑,毕竟局势变好是真的,可是谁让他祖上有造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