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稼穑之艰难。从不搞个人奢侈享受,后宫人数最多时仅有三人。
朱熹就毫不犹豫地道:「自古帝王,无出世祖之右者。」
官家赵昶召回三个弟弟和四位姐妹一同为老父守孝。并且依照赵玖的遗愿,将宗泽、吕好问、杨沂中、韩世忠、岳飞陪葬永思陵,李纲宗泽神位配享太庙。
简约而隆重的葬礼结束之后。谢小满自然是要跟儿子沈王赵昕回去养老,说来这些年也好几个孙儿孙女了,只可惜没什么时间相处。
皇太后倒是有几分舍不得她,挽留其要不要在宫里和她做个伴儿,谢小满婉拒道:「其实妾不过是个乡野间的丫头,这一辈子在宫里。也是够了,姐姐就让我看看塞外美景吧。」吴瑜也就不再强求。
赵昶为了表彰谢小满陪伴太上皇之功,特别给加了贵太妃的待遇,又命皇太子出京送行三十里。
不过这世事无常,谁也想不到,仅仅两年之后,官家赵昶就追随先帝而去,庙号宣宗,皇太子赵祉继位。
此后,朝廷里总是风波不断,赵祉重用辛弃疾,好武之风简直不做掩饰,发展军事不容挑衅,也拒绝宰相给他说三道四。文武之间矛盾尖锐不止。但谢小满是真的老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关注。
算来一梦浮生,她教着孙女弹奏这《渔舟晚唱》,只觉得这样也很好。
《宋史后妃传》记载,敏节贵妃谢氏,名小满,庐州合肥人,性通达,事世祖四十余年,好原学,束外戚,国朝贤德妃也。
为您提供大神广寒宫宫人的《绍宋之后》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帝王家(下)免费阅读.
番外十二:地府篇之韩世忠
胡寅死后来了相公镇,就觉得,韩世忠以前从军打仗没被打死,那是因为艺高人胆大,在地府没被打死,纯粹是因为没法死第二回。
宋朝相公镇的人也非常郁闷,大家以前一致认为建炎朝的宰相最让人讨厌的也就是李纲那个倔老头儿了。没想到,韩世忠作为枢密副使退休也来了这里。
你来就来了,毕竟之前也有狄青马扩的先例,以后岳飞死了也得来报道,看淡了风云的宰相们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和武人们和平相处了。
万万没想到,韩世忠一死我们伟大的赵玖官家痛心之下竟然大病一场之后直接退位。俨然是你去了,朕的心气也没有了,这能不让人酸倒牙?
而且韩良臣这个脾气,怎么说呢,本来就是个泼皮,性子不如狄青马扩内敛,他刚死那时候赶上西辽的普速完之变,一水儿相公们在那分析局势,听得他目瞪口呆,道:「乖乖,各位前辈,相公,要是按照你们这个军事部署,别说二十万军队,四十万也不够送的呀。怪不得官家常说,不知兵者不领军。」
狄青听的暗爽,但是好歹看在是西军晚辈的份上,又顾及范仲淹,赶忙和马扩一左一右把他拉走了。
徒留下一帮气的面红耳赤,非常想打人的前朝相公们。
当然,能对韩世忠造成生命威胁的绝对不可能是他们。就宋朝相公们如王安石司马光的水平,韩世忠单挑能挑一帮。
西上任的天子还是有点儿水平的,加上他的父皇为他留下了超强的班底,所以尽管西辽国祚尚存,但是赵宋方面已经占了天大的便宜。儒家正统思想的宰相们已经隐隐察觉不太对了。
赵昶和韩皇后而黄长子又渐渐长大成人,受到辽东汉儿集团的拉拢。而三皇子则被东南势力裹挟,皇室嫡系的力量被侵蚀。
他们对韩世忠再有意见,也是天然拥护正嫡的。嫡皇子哪怕年纪再小,但只要不吃不傻。就天然应该作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但若是什么事都按照嫡庶礼法来做,那历史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