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自裁官,便会大挫天下士子进取之心。

皇帝本打算借邬瑾之手,剑指宗室,再以十洲之财填补官、兵之浮费,如今谋划已失,官、兵两处浮费不动,就是昏混衰世之政。

若大一个朝廷,竟无人可用。

太子回想起方才所看的奏书,想过之后,他面露失望。

如此多的奏书里,没有邬瑾。

邬瑾在朝时能死谏,宽州发生如此大事,他却没有只言片语进京,可见其心已变。

如此局面,既让人心惊,又令人胆寒。

第368章 死讯

殿中只有呼吸声沉重、拖沓,来自宽州的文墨如刑杖,借用天下大势,重重打在世上最尊贵的父子身上。

皇帝闭目半晌,出言打破沉默,令太子起身,慢慢道:“在宽、济两州外招募壮男子、勇女子,充作驻军,从禁军中挑选十名指挥使,前去练兵。”

他一边说,一边思索州县:“定军号为镇,望州西与宽州、济州东都相交,军队便驻扎在此地,州县不得干预军政,直接报枢密院。”

太子应声:“是,臣明日早朝前便交代吴枢密使。”

皇帝喘几口粗气:“茶。”

张供奉连忙端来参茶,喂到皇帝嘴边。

皇帝喝了半盏,吐出一口浊气,继续道:“让枢密院整理军籍,裁汰五十以上及短弱者,你是太子,兼着户部,裁汰十万兵能省下多少银子?”

太子字斟句酌,答道:“臣粗粗一算,一年可省下银一千五百万两,绢七百万匹,布一百万端,粮一千三百万石。”

“那便裁汰十万兵,”皇帝咳嗽一声,“恶人朕替你做了,好人你便去做吧,朕总不能让江山断在我们父子手里。”

太子听了,又要连声告罪,然而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

在这样无风无雨的静夜,脚步声实在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