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的字是风流的行楷,飘逸灵动。
她又想到慈母这样的形容。
自己做任务在外,路上说不定风餐露宿的,却还惦念着她的口粮。
字字似客观描述似叮咛,却又因着路遥,这叮咛就迷蒙上一层薄薄的温情,盖在她身上,暖融融的。
她想给师父回信,可是字才刚刚入门,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临摹可能还好,但是不成作品、写不成书信。
便出去街市让卖字画的老先生由她口述,而他来帮她写。
师父:
展信舒颜,见字如晤
徒儿最近都有跟着颜婉清师姐好好修炼,师姐真好啊,道修高深,待人亦真切温柔。
温柔的性子,但是在道修上却也很严格。
和师父一样,一遍一遍地给我示范、指点我的剑式,没有不耐,不知疲倦。
徒儿最近晚上除了练字,偶尔也会翻看您的书,最近随意翻看的《道德经》,觉得师姐就是《道德经》里所形容的“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我的字帖已经临摹了40 多张了,但是还是不是可以给您回信的水平,所以这封信是让卖字画的韩老先生帮我写的,您不会怪我吧哈哈。
徒儿今年一定好好练字,争取能早日独立给您回信。
师父您呢? 任务还顺利吗?有没有好好饮食就寝呢?给您买的可以久放的茶点,您有在吃吗?徒儿在寺里一切安好,您不用分心操劳徒儿。
夜里边围炉煮茶,烤师父准备的红薯、板栗、花生,边练字,读《诗经》、看《道德经》的时候,甚想师父。
何当共围炉煮茶,夜读诗经。
春祺夏安 秋绥冬禧
一洵是在半个月后,一个对月喝茶的月夜收到的回信。
旧时喝茶,心里一尘不染,此时却有了不同的况味:以前觉得月亮就是月亮,文人雅士写得再动人,也只是月亮。
此刻却忽而读懂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的诗词。
月亮没有变,唐诗宋词也没有变,变的只是他罢了。
明明望着明月,眼前却是那张白净,笑起来眉眼盈盈,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的脸。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原来这就是相思,在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刚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还觉得荒唐,师父对徒弟的惦念,出于师徒情分,本是自然而然。
可是他离开寺之后的每一夜,入睡前,那眉眼弯弯的白净的脸便清晰浮现在他眼前。他试着打坐、诵经、念佛,无果。
佛不入相思,他不解相思。
看到展信舒颜的时候,他却眉头紧皱。
他认出来这不是念雪的字迹。
而后看到念雪的解释,才轻展眉心。
看到“甚想师父”、“何当共围炉煮茶,夜读诗经”的时候始展颜。
嘴角刚氤氲着笑意,却听见一声轻叹,融进溶溶月夜里。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风月无边,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
早鸭 uu们?)??
如果周六没有更新
就是这周不更哈
第15章 15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始入相思门,才知相思苦。
但他从不悔把念雪带回寺,再收他为徒。
以前觉得人生如寄。
深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无情无欲,心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