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林只能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兄长迎来送往。

家里刚刚分家,东西都收拾到一半,几个嫂子除了要哭灵还得抽空收拾各家的东西。

二嫂更是还得照顾二哥。

在这种情况下,沈玉瑶心里有再多的难过也只能收着,跟着在家里做一些能做的事情。

待老夫人的葬礼结束,待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大哥代表母亲按照留下的清单将东西给弟妹们分好之后,半个月都已经过去了。

沈玉瑶一家终于回了自己家。

回来后,沈玉瑶意料中的大病了一场,在床上足足躺了半个多月。

待她终于收拾好了情绪,能从床上起来时,冬天都已经来了。

屋里有些冷。

沈玉瑶拿夹子拨了拨壁炉里烧着的炭,又往里面添了几块。

然后起身去厨房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她的空间里还有好几个食盒。

虽然阿娘已经去世,可大嫂还是按照阿娘在时一样,每天都会按时送食盒过来。

里面放着的是他们一家四口爱吃的东西。

当初沈玉瑶曾经有心想和大嫂说一下,让他们不要再往自己这边送吃的了。

她都这么大了,儿女都已成人,不用再为了她而忙活。

可刚把这个打算说出口,就被程立言给制止了。

程立言说:“还是让大哥大嫂他们送吧,不让送他们会不安心的。”

沈玉瑶沉默了一下,然后立刻明白了丈夫话里的意思。

爹娘过世,三个哥哥如今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自己一家会和家里疏远吧?

不管是看在兄妹感情方面,还是为了家族的长远着想,他们都不会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沈玉瑶不觉得她和兄长们的感情会淡,但既然这样就别做让他们担心的事情了。

所以,她没有再提不让送食盒的事儿。

不仅如此,还主动催促起丈夫,让他抓紧时间帮明晨办理落户的事儿。

现在,明晨的事儿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户口已经办好了,就落在了自己家。

学校也联系了,联系的是沈玉瑶他们院校的子弟高中,说好了等过完年就可以去旁听。

这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错,当初小毅和南熹都是这学校毕业的。

端着茶水还有家里送来的点心,沈玉瑶在窗边的小桌前坐下,然后翻开了放在桌上的,那本写着熟悉字迹的手札。

说是手札,不如说是父亲留下的日记。

在此之前,沈玉瑶从来都不知道父亲竟然还有记日记的习惯。

那日记是从她落水那一年开始的。

翻阅着父亲的日记,沈玉瑶仿佛重新走过了二十年。

不过是站在父亲和阿娘的角度走过的。

她感受到了父母当年的痛苦和不甘,也感受到了得知她还活着后的欣喜。

父亲留给沈玉瑶的日记不止一本,是厚厚的一摞,十几本有余。

里面有他记录的家事,有他的感悟,还有他读书后的一些思绪。

后来甚至还记着小毅与南熹说过的一些童言童语。

开始翻看的时候,沈玉瑶只觉得心痛得如同刀绞,对父母的思念让她连呼吸都能感受到疼。

可时间长了,看得次数多了,她感受到最多的是父亲殷殷的期望,还有拳拳的爱。

每次翻看都让她感觉自己还被父母的爱所包围,自己并非没有来处。

因为妻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程立言最近没有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提前回家。

今天他进门后看到的场景如同这段时间经常看到的一样,妻子还是坐在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