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从军的人太多,谁也没有指望这个最小的,所以他倒是纵意生长起来。
两家是多年的交情,沈老夫人对明月的期许也是希望她以后能够轻松一点,能好好过日子,做自己。
所以给她相看人家的时候,至始至终没往宗妇这个方向走。
在见了这个小陈后,老夫人很是喜欢。
刻意给两个孩子创造了几次见面机会后,两人也看对了眼,很快就喜结良缘。
如今的明月跟着丈夫常年在外游历,两个不缺钱,又无须承担家族重任的主儿,将心思都放在了纵情山水中。
中间,明月因为生儿子倒是在家里安生了两年。
可等孩子刚满一岁,夫妻俩就带着孩子,乳母以及一大堆的行李、佣人再次踏入了远行之路。
这样的明月,沈玉瑶想要再见一面可就太难了。
明晨就不用说了,他订婚后就跟着爹娘放外任去了。
如今正跟着沈峻林在无双国最北的一片山区试验种植耐寒作物呢。
回来之日遥遥无期。
于是能够穿越两界的四个孩子,三个都指望不上了。
唯一一个还有机会经常走动的南熹如今已经是京城大学新闻系大二的学生了。
她没上大学前,沈玉瑶都不知道京大的课业竟然如此繁重!
虽然她也是大学教授了,可工美的课程与京大的课程还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以前她也没怎么关注过。
直到女儿上了大学,她才发现南熹几乎没有一点课余时间了。
现在南熹住校了,一周也不一定回来一次。
沈玉瑶看过她的课表,那真是排得满满当当。
除了上课,南熹还报了好几个社团,有限的那点时间还要去参加社团活动。
如此忙碌的姑娘,自然也没什么时间两边跑,以至于沈老夫人想要见她一次,都要跟沈玉瑶念叨好几回,南熹才能挤出时间回家一趟。
老夫人从来就不是个爱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几次后她就再也不提这事儿了。
反倒是沈玉瑶隔三差五的会给女儿打个电话,让她回来看看外婆。
小辈儿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谁也指望不上了。
只有沈玉瑶还保持着每天都会给父母各写一封信问好的习惯。
她现在已经失去了回家的能力,能够做的也只有这样了。
在三哥沈峻林外放的第二年,老大沈峻元升职回了京城。
沈峻元在此之前一直在地方上任职,足足干了十多年,此时终于熬足了资本回了京城,做了无双国的户部尚书,正二品大员。
作为相府的长子,沈峻元这一回来肯定不会再走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同时也意味着已经成为了一品将军的沈峻林此生都得长守边疆,再也没有了回京的可能性。
但对于这一点,全家人接受良好。
毕竟在沈峻林选择了从军这条路之后,这就已经变成了他的宿命。
自从沈峻元回京以后,给沈玉瑶往来信件最多的人就变成了大嫂向春云。
沈玉瑶和大嫂原本感情就好,现在关系处得也就更和煦了。
沈老丞相如今隔三差五的还会给女儿、女婿写一封信,信有长有短,主要看老爷子的心情。
但老夫人已经不太给沈玉瑶写信了。
除了偶尔写一两个字条,有事一般都让大儿媳主笔写给她。
问就是岁数大了,眼睛不好使了。
为此,沈玉瑶很是担心。
还专门把南熹找回来,让她过去探望。
好在最后得到的消息都是,老太太身体还很硬朗,主要是眼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