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也有了大白馒头,有了肉菜出售,价格也谈不上贵。
一般家庭的孩子想要吃上也没什么压力。
沈玉瑶他们去的时间赶巧,正好还有炸鱼块卖。她买了一份炸鱼块,买了一份凉拌海带丝,另外又买了两碗米饭,一份番茄青菜汤。
端着买来的饭菜,父女俩坐在人头攒动的大食堂,沈丞相只觉得这一切仿佛是在梦中。
老爷子身体不好,饭后沈玉瑶没有再安排什么活动,她带着父亲回家,让小毅进去教会外公怎么洗澡,然后就去打开了电视。
在京城,如今电视机已经走进了老百姓的家庭。
虽不能说家家户户都有,但也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东西了。
一条胡同里,总会有那么两三家,三五家添置了。
到了晚上,很多人家都会多很多“观众”,不等到电视里说再见,都舍不得回家。
大学家属院还好点,添置电视的家庭不少,即便没添,大家也没有去别人家看的习惯。
这大概跟住在这里的都是老师有很大关系。
沈玉瑶家里的电视不是如今最常见的9吋,12吋黑白电视机。
她家的是一台进口的18吋大彩电。
这是程立言托关系,用外交部出国人员的电器指标买的。
这时候只有出国人员才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们出国的时候会有电器的大件指标,可用来购买进口电器。
对于一些经常就有出国机会的人,这些指标根本用不完。
毕竟除了指标,想要买大件还需要钱不是?
谁家有那么多闲钱每回都能买电器回来?
所以,很多人私下就把指标转让了。
程立言通过关系搞到了指标,花了四千多块钱买了这台电视。
电视刚搬回来的时候引起了轰动!
家属院很多人都过来看新鲜。
连老师魏教授都特意过来看了个新闻联播才走。
不过这热闹也没有维持多久,几乎两个月内,大院里就添了好几台与沈玉瑶家差不多的彩电。
多了就更不新鲜了。
想想也是,此时留在学校的老教授们,哪一个也都是从那个时代熬过来的。
他们返校后补的工资还有国家给予的赔偿都不是一笔小数字。
彩电虽贵,也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的。
这也是为什么沈玉瑶住在大学校园觉得很自在的原因。
一来这里上班近,孩子们的学校距离也近,再来就是这里的生活环境好。
大家的收入差不多,家里条件也不差,这就少了很多觊觎,少了很多背后的是非。
同时,又因为住的是独栋,天然就和大多数人家拉开了距离。
再也不会出现之前住筒子楼时,衣食住行恨不得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进行的那种别扭。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哪怕四合院那边都已经修好了一段时间了,沈玉瑶除了刚开始新鲜,去住了几天,后来就一直懒得过去常住了。
沈丞相洗完澡后果然就被这电视机给吸引住了,坐在沙发上看得非常专注。
他看过电影,此时对于那个匣子里会有小人说话并不感到稀罕。
他稀罕的是如何将大幕布上的影像投射到如此小的一个屏幕中去?
对于这样高深的问题沈玉瑶是回答不出来的,她只能将这推给丈夫:“立言今天单位有事,晚上不回来。等他明天回来,让他跟你说。”
沈丞相显然对于这样的回答早就习以为常,只是稍微点了下头就不再理会女儿,继续看起了电视。
其实现在的电视没什么好的节目,就是新闻联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