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监视一个外国来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张长安不可能不跟领导汇报。

而程立言既然敢把这事儿告诉他,自然也是清楚这一点的。

更何况他东西都捐了,杨玉芝的事儿就没想要瞒着领导。

如今该是领导们为他解决麻烦的时候了。

果然,大领导在把那些信都看了一遍之后,很随意地就丢在了一边。

吩咐道:“继续监视,不要让这件事影响程立言和小沈同志的正常生活。

还有,你亲自去和工美的领导们谈一谈,这招聘交换老师的事儿是他们内部工作需要,这个我们不管。

但招过来的人,要是影响了我们部队干部还有军属的生活了,那我们也不答应!

还有,让他们学校多一点防备性。一个外国人,在没有彻底了解她的背景前,怎么能放任她到处走呢?

要是出了安全事故怎么办?那会成为国际事件!”

“是,我马上去办。”张长安立刻回复道。

出了首长办公室张长安直接开着车就去了工美校园。

这时候其实学校都已经放假了,但是还留的有值班领导。

他将自己的来意一说,值班领导当即就通知了校长还有书记。

没一会儿,校长和书记全都赶了过来。

这时候的军令依然大如山。

不仅对于部队,对于地方单位,这样的命令也会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再说了,沈玉瑶捐款的事儿又不是什么必须要遵守的秘密。

她本人可以低调,不愿意张扬,但这么好的事肯定是要知会他们学校领导的。

更何况领导都发话了,这样的行为,起码的表彰肯定是要有的。

所以,张长安也没瞒着,将之前那两口子捐款捐物的事儿与学院领导通报了一下。

同时也转达了领导的意见。

这下,工美的两个最主要负责人全都惊呆了。

他们是真没想到,他们学校还有这样的学生!

俩人第一反应都是:“哪班的?导师是谁?”

不说这边学校领导怎么商议着要给予沈玉瑶表彰,单说杨玉芝在某一天,忽然发现她出门变得不方便了起来。

工美倒是没有阻拦她外出,也没干涉她的自由。

只是给她配了一个助理。

那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同志,为人古板认真。

她每天早上会按时来敲门,询问杨玉芝一天的安排。

要去哪儿,做什么,待多久……

她都会摊开笔记本,一一记录下来。

然后她就会全天陪伴在杨玉芝的身边,一刻也不离开。

杨玉芝去哪里都全程跟随。

杨玉芝对此很不满!

也向校方提出了意见。

可是校方总是以为了保护她的安全为理由拒绝她的抗议。

不管她如何表达,那个助理都像是杨玉芝的影子,紧紧跟随着她。

不仅跟随,还会记录下她外出的一举一动。

包括但不限于她买了什么,去了哪里,与什么人说了话,说些什么。

这让杨玉芝无比烦躁,同时还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

几次反对无效后,她彻底失去了外出的兴趣。

随后的时间,一直到开学,杨玉芝都没有再出招待所一步。

春节来了,城里变得热闹了起来。

哪怕待在招待所,隔着窗玻璃杨玉芝也能够听到外面时不时响起的鞭炮的声音。

这让她想到了好久没有想起的童年。

但那童年对于杨玉芝来说,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