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纺织一厂用从沈玉瑶这里买到的图样生产出的布在全国纺织品博览会上获得了大奖。

之后一厂给沈玉瑶颁发了聘书,邀请她作为厂里的名誉设计师。

她设计出的新图样厂里有优先选择权,当然购买的价格依然按照一百五十元一幅。

得到这个消息后,二厂也对沈玉瑶递上了橄榄枝。

他们给出的条件比一厂还优惠。

他们直接提出可以给沈玉瑶办理调动,将她调到二厂设计部工作,直接调干升任副主任。

要知道这年头纺织厂可是好单位。

更何况还是调干!

多少人干一辈子都还是工人,没有机会调干,成为干部!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师父丁翠珍都动摇了,劝说沈玉瑶要好好的,慎重的考虑。

可沈玉瑶还是拒绝了。

她自认自己不是一个特别积极向上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好胜心。

她觉得自己在百货大楼干得挺好的,没必要为了个干部名额去调动。

更何况之前那次比赛,让她对纺织二厂的印象很差,觉得那就是一滩浑水。

她才不愿意去蹚那浑水呢。

又不是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

除了沈玉瑶拒绝了调干的邀请之外,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程立言升职了。

他现在调到了师部的作训处做了处长,主抓各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

也算是业务对口。

虽然他现在依然是正团职干部,但军衔调了一级。

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两年或者再获得一次军功,他就突破团级,直接能够升任师级干部了。

肖梅现在在百货大楼已经适应得很好了,而且如今也算是老员工了。

虽然没法转正,可是在临时工里也拿到了顶尖的工资。

各种补贴拿下来,一个月能够拿到二十五到二十八块钱之间。

除了每月三块钱的住房租金外,肖梅也没什么其他花费,小日子也算是过得相当宽裕。

至于为什么沈玉瑶当初住那房子要交五块钱的租金,到了肖梅这里,钱嫂子却只收她三块?

这里面自然是有原因的。

第234章 钱嫂子的委屈

钱嫂子之所以给肖梅减房租是因为肖梅帮了她一个大忙!

至于是什么忙,这还得从钱嫂子死去了的丈夫说起。

钱嫂子家是农村的,当初她之所以能够进纺织厂还是沾了政府的光。

之前说过,滨海市是从一个小渔村慢慢改建成市的,市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外来户。

是为了支援建设从全国各地招来的人员。

钱嫂子也是这其中的一份子。

那时候市里要建纺织厂,人员不足就在全省的乡镇,还有村子里招了一批工人。

钱嫂子就是这被招上来的一员。

而她男人家则是坐地户,就是滨海本地人。

只不过她男人家庭情况有点复杂。

她男人自幼丧母,父亲再娶。

家里的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全是他父亲和继母的子女,在家里他是被所有人都排斥的对象。

包括他去纺织厂都是自己考进去的,他爸退休的工位给了他大弟,他继母的工位给了他二妹。

至于为什么不给他小弟,当然是因为那时候他小弟的年纪不到。

钱嫂子和她男人结婚后,基本上就和家里不再来往了。

两个人省吃俭用,一分钱恨不得摔成八瓣花,终于攒够钱买了这两间房子。

结果好日子还没过几天,那男人就得病死了。

活着的时候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