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自小您就教育我们遇事要低调,切不可贪功忘形。

先有防疫之功,后有得胜之劳,如今我们家就仿若烈火烹油,已经是众人瞩目的对象了。

在这个关口我们再献神书,儿子认为不妥。

这是要把咱们一家子放在火上烤。儿子担心这样下去,对家族不利。”

“哥,你怎么能只想自己!”老三沈峻林气得直接站了起来。

“不管是最早的治病救人,还是后来为出征将士们准备军资,咱们沈家从上到下全都能说上一句问心无愧!

咱们做这些谁也不是图名图利,就是秉着一颗公心,希望咱们无双国千秋万代!

只要问心无愧,我相信皇上一定能够明白,必然不会让我们家陷入祸端。

哥,小妹送来的这些书你也看了,你自己说它们是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沈峻林说着大步上前拿起桌子上的一本书指给沈峻元看。

“这本《农业基础知识》是我抄写的。这里面提到了一种积粪之法。书里写得很清楚,说只要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去做,亩产水稻能够到达五百五十斤至六百斤左右。

这里还写了双季稻的种植方法,说如果照此实施,一年稻谷亩产总量能够达到八百至一千斤!

我在抄写之初就专门找了咱家庄子上的管事来问话。

父亲,大哥,你们知道咱们庄子上现在亩产是多少斤吗?”

沈丞相从来就是一个很注重实务之人,别说庄子了,就是无双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他的心中都有数。

也正是因为有数,在看了这些书后他的内心才会如此纠结。

才会将这两个儿子叫到一起商量。

而沈峻元是一个文人。

平时除了工作,闲暇时间要么用来读书,要么用来与故交好友论文交往。

对于家中庶务一向并不关心。

此时听到弟弟说起这个,心里也有了疑惑,不由追问道:“是多少?”

第193章 皇上的回礼

“四百斤。”沈峻林道,“这还是咱们府上的庄子在好年景时候的产量。若是遇到年景差的,一亩地只收个一两百斤也是有的。”

沈峻元顿时沉默了。

他就是再不通庶务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而且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一时间,沈峻元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忧虑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他想了想,望向父亲建议道:“要不我们可以在家里庄子上先试一试,待到……”

“不用了。”沈丞相打断了儿子的话。

“种地这种事拖不得,拖过了农时就要再等一年。

家里庄子不多,精通农事的人更是没有,如果自己摸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身为臣子,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私心而耽误了国家大事!

为父决定了,今天就将这些交给皇上,由皇上做主如何施行下去,争取早日将我们无双国的粮食产量提上去!

不说亩产千金,哪怕每亩能增产五斤,十斤,那整个无双国一年能增产多少斤粮食?

又有多少人能因为这五斤,十斤的粮保住性命!”

父亲的话让沈峻林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他再次起身,朝着父亲深深一揖,目光灼灼地说:“父亲,让我也试试吧!求父亲给我一个庄子,我也想亲自试试。我相信妹妹寄来的东西,这书上写的内容必然能成真。

您让我试试,一年,两年,五年,我必会把这件事做好!”

沈丞相没有想到三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说实话这条路与他给三儿子的规划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