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并不在意。

之前府上的婆子丫头一大堆,碎嘴子的也不少。

这种情况她见多了,知道根本捂不住。

既然捂不住,不理会就是了。

就在众人还议论的时候,又有人在外面嚷嚷了:“沈玉瑶,沈玉瑶家是哪一户?”

“这里,这里!”不等沈玉瑶开口,钱嫂子又替她先答应了。

大概是家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钱嫂子看上去可比沈玉瑶激动多了。

她连小亚也顾不得了,脚步飞快地越过人群就出去了。

很快,她就带着一辆装满了东西的三轮车返回来。

“这是程团长买的东西,单子在这儿,你对一下。”

骑车的是一个穿着蓝色工人装的男人,男人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

他把一个纸条递给了沈玉瑶,同时还将她打量了一番。

好在他的目光里只有好奇,倒也没有什么恶意。

听了这话,那边窃窃私语的大娘大妈们再也憋不住了,全都哄地一下围了过来。

这一看,更是惊叹极了!

这车里的东西一看就是从供销社买的。

有脸盆,搪瓷缸子,铝饭盒,暖水壶,还有毛巾,肥皂,抹脸油,牙刷牙膏。

另外还有一个案板,一把刀,一摞碗以及一把筷子,一个小钢筋锅。

除了这些,还有些油盐酱醋,甚至还有一包白糖……

看着这装满了一三轮车的东西,邻居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一个大妈实在没忍住,来了一句:“这是,这是要在这儿成家啊?”

她的话音没落,众人的目光已经齐刷刷地再次看向了沈玉瑶。

沈玉瑶的脸立刻就红了。

但她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在她的心里,程立言自然已经是她未来的夫君了,可她是姑娘家,这种事儿哪里有从姑娘嘴里先往外说的?

她没有答话,指挥着那青年开始往屋里搬东西。

看她不吱声,那些邻居们神情各异,几个人凑在一起又要开始叨咕。

好在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程立言的声音:“让让啊,大家先让一让。”

众人同时闭嘴,又一起朝院外看去。

这一看,好家伙,外面还有一车呢!

那是一辆比供销社的还大一点的三轮车,骑车的人大家都认识,也是这个院里的邻居老张。

老张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同志,现在在委托行工作。

不用说,这车东西都是从委托行买回来的。

委托行说起来也是时代的产物了,在建国初期热得很。

其实往白了说,那就是公家开的当铺。

老百姓可以把家里不用的旧物件拿到委托行估价,然后直接卖给行里。

当然,也可以放在那里寄卖,只要交个手续费就行。

同样的,大家也可以在那里买别人家不要的东西。

说是这样说,但谁都知道能进委托行的都是好东西,差点的人家也不收啊!

据说那里面还能买到国外的洋货呢,都是之前资本家们逃走时留下的。

看到程团长竟然从委托行给这姑娘买东西,大家看向沈玉瑶的目光又变了变。

也有人开始仔细打量起她来。

这一看就不由得惊叹了,只觉得这女孩长得是真好!

大眼睛水灵灵的,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

皮肤白嫩嫩,仿佛能掐出水来,小嘴巴红艳艳,就像是院里的石榴花瓣儿。

也不知道谁多嘴,忽然冒出了一句:“王姨,你家月玲可是被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