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洵不大死心地问起江月。
“她自然是知道的。”
陆洵一想也是,如今大熙百姓或许有不知道皇帝具体名讳的,却没有不知道医仙娘娘的。可江月从未利用过这个名声,大肆揽财或者争权,江家到现在也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
禅位的诏书最后还是如期颁布了下去。
文大人和两家国公为首的文武大臣听到消息后,齐齐跪在了金殿之上,山呼:“请陛下三思!”
倒也不是弄虚作假,而是情真意切,一些老臣甚至老泪纵横,捶胸顿足
毕竟陆珏这些年的功绩他们都瞧在眼里,尤记得当年先帝驾崩之前,让陆珏开始接手政务。彼时他在治国一道上初出茅庐,表现得并不算特别出色,只是对比先帝而言,让人心喜。
可后头就犹如当年他去往三城前线学行军打仗一样,进步之神速,令人咋舌。这几年更是慧眼如炬,手腕圆融,既起用了一批新人,又不曾薄待了老臣。新旧两拨臣子偶有矛盾,也是他从中斡旋,这才有了如今的兴荣光景。
而太子陆洵深肖其父,又在朝堂上锻炼了数年,未来俨然也是一代明君之象。叔侄二人加在一起,怎么也能保大熙百年太平。
现下陆珏突然退位,岂不是缩短了其中的年限?
当然了还有一层,再大的官也是人,总有生病和老迈的时候,之前遇到寻常大夫治不好的病症,也会厚着脸皮跟陆珏求个恩典,让江月出面诊治一番。
这要卸了任,没了那份责任在,陆珏和江月未必会一直待在京城,大家再遇到个疑难杂症,世间哪里再去寻医仙?毕竟除却先帝外,大熙还真没缺过明君。可这医仙,千百年来可只此一个!
陆珏劝过了一阵,见他们还是不肯起,他也懒得再劝,背着双手、脚步轻快地去了坤宁宫。
坤宁宫里此时也是稍显嘈杂,宫人对江月的感情只多不少,消息灵通的也赶到这儿,想求着江月别走。
宫人比臣子们听劝一些,陆珏屏退他们之后,进了殿内。
江月正坐在桌前,她比陆珏还大上数月,现在也是二十五六的年纪。已经不大适宜用少女来称呼。
然而时光对她好似特别优待,她的身形和气质都和年少时无甚变化,窈窕而清冷,更因为多了几分成熟,平添了韶华灿烂之美。
桌上放了好些个包好的药,都是最近在她手底下治着的病患所需要的。也不用她亲自动手,曲莹等人在她身边研习了数年,也早就得到了其六七分的真传,足够应对一般的疑难杂症。
前几年开始,江月给人看病就很少需要亲力亲为了,只是很多时候旁人还是对她医仙的名头更为信服,所以还需要她亲自到场,亦或是抬出她的名头来使一使。
江月看完所有的医案,叮嘱她们道:“我离京之后,往后便只能靠你们自己了。但也别怕,你们来我身边时已经称的上医术精湛,又夙兴夜寐学了这么些年,早就可以独当一面。当然,若真遇上了棘手的病症,拿不定主意,也可以写信来问我。我往后不论去何处,都会写信回来告知你们……”
陆珏把亲侄子带在身边好几年,处出了父子一般的情谊,江月悉心教导了曲莹她们这些年,同样也和她们感情深厚。
尽管心中也是不舍,曲莹还是强忍着泪水道:“师父放心出去游历,京城有我们,我们也会谨记您的教诲,治病救人的同时,悉心教导医学堂的其他学生。外头世界那么大,其他地方的病患比我们更需要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