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3)

韩国舅不肯交代的,方管事都说了,称韩国舅早有谋逆之心,原想等正德帝驾崩了再动手,没想到宋池突然得宠,韩国舅担心自己地位不保,索性提前起事。

韩国舅敢此时起事,主要有三个倚仗,第一是正德帝一直器重他,禅位给他并非毫无依据。第二,韩国舅掌管锦衣卫多年,京城禁军有一半将领都听他的话,剩下的一半,平西侯府沈家还统领了一支禁军,两家是姻亲,虽然沈家不会受他摆布,但事成之后木已成舟,沈家大概也不会再阻拦韩国舅登基。

韩国舅最后的倚仗,是与平西侯一同驻守边疆的护国公秦峻。韩宗延的妻子便是秦峻之女,相比一心为国的平西侯,韩国舅更信任与他共同进退的秦峻,先前一直让秦峻单独统帅边疆二十万大军,后来沈琢娶了韩锦竺,韩国舅相信平西侯不会跟他对着干了,才从秦峻手里分了十万兵马给平西侯。

正德帝看完方管事的供词,恨得咬牙切齿。

太子道:“父皇,平西侯虽然娶了韩家女做儿媳,却也把女儿嫁给了二弟,韩家造反一事,儿臣认为,平西侯府并未参与。”

正德帝也是这么想的,平西侯其人,是个天生的武将,除了带兵打仗,其他事都不屑搅合,之前被韩国舅压了那么多年,平西侯也没任何脾气,只盼着去戍守边疆。

“边疆安稳要紧,这份供词先别传出去,朕会下一道密旨给平西侯,等他拿下秦峻,咱们再定韩统的罪。”

“父皇英明!”

75(池表哥的危机感)

从正德帝在香山遇到刺客匆匆回京, 京城百姓便都变得噤若寒蝉,如非必要,绝不多说一句话, 免得惹火上身。

不时有衙差、锦衣卫从街道上穿梭而过过, 偶尔押着不知犯了什么罪的嫌犯。

虞宁初谨记表姐沈明岚的叮嘱, 告诫家中仆人必须谨言慎行。

国舅府出事后, 平西侯府也被牵连, 三夫人暂且不好出门,派了身边嬷嬷分别过来交代虞宁初与沈明岚,除非国舅府一案有了裁断, 表姐妹俩都老老实实在家里带着,不要出门闲逛,彼此之间也先停止走动。

这么一来, 沈明岚还能从曹坚那里得到些具体消息, 虞宁初就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了, 也不敢让人打听,只能默默求菩萨保佑舅舅与表姐她们无事。

忐忑不安地过了半个多月,四月下旬, 李管事从炒货铺子那边过来了, 脚步匆匆,额头冒了汗。

虞宁初带着温嬷嬷, 快步来到厅堂见他。

李管事喘着气道:“城门前贴了告示,韩国舅一家谋逆造反已经定罪,今日便全族问斩, 护国公府秦家与韩家狼狈为奸结党谋私, 全族被发配边疆!”

温嬷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可是国舅府啊, 韩国舅把持朝政十几年,说斩就斩了?

虞宁初更关心平西侯府那边的情况。

李管事道:“我亲自去看过,告示上没有提到侯府,想来应该无事。”

温嬷嬷安慰虞宁初:“侯府与秦家不一样,秦家一直与国舅府沆瀣一气,所以国舅府出了事秦家也不可能善终,侯爷与韩国舅除了两重姻亲,基本没什么来往,且沈氏世代忠良,皇上与百姓都看在眼里的。姑娘且等着,过两天三夫人就该送消息过来了。”

如温嬷嬷所料,韩家众人问斩后的第三日,三夫人亲自来了四井胡同。

“舅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虞宁初迫不及待地问道。

三夫人打发了丫鬟们,将最近京城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细细道来。

虞宁初听得震惊不已,自从她进京,先后经历过孟家、苏家两家被韩国舅率领的锦衣卫冠以谋逆的罪名处死,如今同样的罪名竟然也落到了韩国舅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