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平日里交际不少,这回到这边一待二十天,再加上来回,少说也出来了四十日,牧清辉又是商会会长,济南那头还指不定堆了多少事等着他回去主持,也当真是待不得了。
想到这里,杜瑕也点点头,道:“千里搭敞篷,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隔得也不远,日后多走动就是了,还是正事要紧,我们也不虚留了。”
商氏也说:“有空也去我们那头耍。如今你也好了,我瞧着也替你高兴,等转过年来小叔家来,说不得又得升官,越发好了!”
虽知她是好意,可杜瑕依旧不免感慨道:“也不求他如何出人头地,只愿平安无事也就罢了。”
牧清辉与商氏次日就回了济南,牧植依旧留在开封上学。
因这会儿杜瑕也出了月子,重新开始社交,也有空过问下牧植的功课了。
她虽没正经上过学堂,可当初不管是杜文还是牧清寒,读书时从没瞒过自己,他们看的书自己也看了,他们讨论过的问题也同自己讨论过,无论是学问还是时政,她都细细研读过……可以说除了没有正式走过场和不大擅长写考场文章之外,杜瑕的学问与见识丝毫不逊色于一般男儿!
而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她虽然没考过科举,可身边全是考的,历年考题考卷及经典好文章自己也都跟着熟读了的,当个点评老师并不成问题。
可这么一考较,却看出了点儿问题:
牧植,似乎不是读书的料子。
他也蛮用功,也谦虚好问,可不光在记忆和背诵方面远没有杜文与牧清寒那种迅捷,甚至对诗词文章的内在理解也不够通透。如果这篇文章不提前拿出来给他掰碎了揉碎了讲清楚,他几乎要花费大半个月才能背下来!可同样的数量如果交给杜文他们,用不了半天!
诚然杜文和牧清寒天分出众,然而这种显而易见的差距也确实不容乐观。
这就算了,牧植在写诗、做文章上头也几乎没什么灵气,写出来的东西就连杜瑕这半个外行都只能觉得中规中矩,全无出彩之处。杜文看过一回,也是直言不讳的对自家妹子道:“这小子没戏呀!”
一山还有一山高,能中举的,谁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饶是天分过人,也不敢有所懈怠,更何况牧植此人……瞧着天分也不如何出众的。
一句话,除非再针对全国官吏和预备官吏进行一次大规模屠杀,造成极度空缺,否则想凭这种水平中举?还是做梦快些。
显然牧植对自己的情况也有所察觉,见婶婶看着自己的卷子半晌不说话,也有些沮丧,喃喃道:“婶婶,我是不是特别笨?”
这会儿天也冷透了,西北罡风呜呜咽咽,吹得一应树木都枝枯叶落,原本花团锦簇的院子里也一片萧条,墙根儿只剩下一团蔫儿哒哒的枯草混在已经有些脏了的残雪之中,同他的脸一般萧瑟。
杜瑕挺犯愁,有些为难的看了他一眼,捏了捏眉心,挺斟酌的说道:“话不好这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于此道可能确实差了点儿天分,但假如真去科举,我个人感觉,秀才功名未必不敢想。”
牧植刚觉得有些安慰,旋即又闷闷道:“再往上就不成了是吧?”
他叔父可是状元,虽然是武状元,可文举也是正经举人呢!便是婶婶的兄弟也是文举榜眼!一众好友也不乏三鼎甲者……
都说青出于蓝,然而轮到他这里,难不成就只能得个秀才?
面对这种情况,杜瑕也是真觉得棘手,可能打从一开始起,她身边出没的全都是学霸级别的,她本人又有基础,才学也不差,所以导致……眼光有点儿高?
这话实在不好说死了,假如直接告诉这孩子你这辈子想科举取士是没指望了,又怕打击坏了;可若是一味含糊,岂不是强行与他编织虚无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