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2)

这一买不要紧,大半个集市的鸭子都买光了,许多原本不识得他家的人现在一提起也都会说“啊,就是那个最爱鸭子的杜家……”

一家人每日饭菜里必有一道鸭子制品,屋檐下严密密麻麻的挂满了风干腊鸭,颇有几分壮观。

一众家人原本吃个新鲜的时候还好,可任凭再怎么好吃的山珍海味也架不住日这样造呀,不出半月,当真是人人闻鸭色变。

冬季日短,天黑的早,那日晚间牧清寒和杜文回来,推了门进来,一抬头,老远就看见屋檐下头一排排一串串,奇形怪状,随着夜间的寒风呼啸摇曳,时不时发出奇怪的闷响,顿时就吓了一大跳,险些叫出声来。

一直等到走近了,才发现竟是无数的鸭子,登时有些哭笑不得。

说老实话,这还是自从前些年杜瑕给他们编了那好几斤重的锦鲤后,第二次受到这般惊吓!

可怜还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杜文最先耐不住,就问妹妹这是要做什么。

因要送的人太多,此时绒毛还没攒够,杜瑕不愿意提前戳破,但笑不语,只在那里卖关子。

“你们别问,问了我也不说,只等着吧,保准是你们没见过的好东西。”

牧清寒就笑,说:“准是你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主意了,也罢,我们就等等,且看你有什么新点子。”

认识以来,这姑娘也不知冒出过多少新奇的想法,做过多少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如今他们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今日晚饭除了一道老鸭汤之外,还有刘嫂子已经练熟了的毛血旺。

就见红通通的粘稠汤汁之上密密麻麻浮了一层花椒辣椒等物,只是坐近了吸一口气就觉得刺激非常,忍不住狂打喷嚏。

两人当即惊呼出声,牧清寒眼泪汪汪地问道:“这又是什么?”

见他们这般狼狈,王氏一面笑一面吩咐人拿纸来给他们擦脸,指着杜瑕说:“可不就是她弄的。用那什么豆酱等一大堆东西熬锅底,放足了花椒辣椒,也放了好些东西,什么豆芽豆瓣儿鸭血牛肚儿腊肉的,又香又辣。原先我们也吃不惯,可这冬日里趁热吃一口烫嘴的这个实在过瘾的很,很是下饭,比平时都多用大半碗呢。”

冬日里菜蔬少,便是市面上有温房培育出来的洞子货也都昂贵非常,大部分人家要么直接吃不起,只是望菜兴叹,要么只是隔三差五买一回,清清肠胃。

可若是长久不吃菜,或日日只用白菜萝卜,不免腻歪,许多人家便会买了黄豆绿豆大蒜等物家去,放在清水中,置于暖炕之上,不出几日也就细细密密的冒出来一层嫩芽,这便是黄豆芽绿豆芽和蒜苗。

如此一来,随吃随割,不仅新鲜有趣,且成本远比从外头买现成的低廉,几乎成了许多人家的冬日心头好。

牧清寒和杜文都擦干净了脸,果然夹了一筷子吃,刚一入口就觉得一股强烈的辛辣之气直冲脑门,血液似乎都涌上来。两人立即把脸都憋红了,不住嘶溜嘴巴,争先恐后地要凉茶喝。

可等喝完了,却又忍不住去夹第二筷子。

牧清寒擦一擦辣出来的眼泪,大呼过瘾。

杜瑕自己却还没吃,这笑眯眯地看他们俩吃的欢,又叫人去问刘嫂子还有多少。

不多时刘嫂子过来回话,说:“姑娘方才叫多做,还有老些呢,约么能装两三盆儿。”

杜瑕点点头,说:“一盆留下你们大家伙分着吃了,大冷天的也出出汗,去去寒气。其余的你看着分成三份,立即叫人送去我哥哥两位师伯家,还有唐尚书家里,说是家里人闲来无事自己弄着玩儿的,也不知他们吃不吃的惯,先送这点儿来尝尝,是个意思。若是吃着好了,下回做了再送来。”

刘嫂子道了谢,答应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