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铁青, 他甚至无心维持平日里的仁君假象,劈头盖脸便给了群臣一顿痛骂。刚被羽林从被褥里惊醒的朝臣们大气不敢出,听到起身的传唤也只敢站颤巍巍地站在殿宇间。军报被同样噤若寒蝉的内侍们拾起交到了他们手上, 但朝臣们迅速看过后愈发对天子的怒火感到不解。
那是一封捷报。
在燕州百姓将天子剑拒之门外后,深入交战地的雁翎铁骑终于给兵部递回了第一封军报。西线善柳营越过白石河同剩下的铁骑合围全歼了被调至鸣稷山山阴的两万五千狼骑, 祈溪与半数离策配合, 将意图南下的剩下大半部主力拒于瓦泽一线,令得身后粮马道并未受到半分损耗。
兵部面面相觑, 都不敢深想天子这骤然的暴怒中隐含的深意。
这明明是一场值得封赏的胜仗啊。
温明裳同样低着头,她在鸦雀无声里出神, 没有注意那些落到自己身上的目光。咸诚帝会勃然大怒并没有出乎她的意料, 军报送入宫时同样送达了天枢,她比在场的许多人都要更早看见书写的内容。
旁人看来那或许只是一封报捷的奏报, 但北境防线是她和洛清河一手打造, 除了洛清河自己之外, 守将的任何动作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关中烽火熄灭,守将们给出的理由是试探北燕是否诚心退去, 拓跋焘没有下令趁乱袭扰, 这之于咸诚帝就是示好, 即便咸诚帝此前对骤变的态势有所怀疑, 昨日刺杀冷静下来后也会猜想自己原先的判断当真出了错, 居心叵测的是都兰而不是早在掌控的王庭。
若是没有这一封捷报, 今日廷议只需痛斥使节,再与臣工解释玄卫安置苦心便足矣。他大可静观其变,等到铁骑与北燕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这也是他自以为给铁骑的仁慈, 洛清河只要回头, 他这个主君就可以“既往不咎”。
但是洛清河清楚地拒绝了, 不仅如此,他让善柳卸甲渡河,用咸诚帝最畏惧的少年将军的战法粉碎了这个阴谋。她明明白白地告诉天下人,铁骑不退,自北燕踏过白石河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仇敌,绝无和谈的可能。
这样的悖逆不会为天子容忍。
不仅如此……御座的天子将第三封来自北境的折子抛了下来,那些纸页纷纷扬扬地盖在阶前,像极了宫门前的满地碎琼乱玉。
“朕的旨意,锁关不出,即便要顺民意而解,那也要朕亲口下旨!”咸诚帝怒不可遏,但好歹忍住了几分,没像一早收到这最后一份折子时一般气得摔杯把侍奉的太监砸了个头破血流,“谁给边军的胆子私开关门?!她洛清河这一纸捷报不是威风得很吗?朕看她哪有半点给养不足的样子,朝中就有人急不可耐地凑上去嘘寒问暖了?!”
“陛下!”兵部尚书当即叩首,恳切陈情,“请陛下息怒!开关运粮固然有违旨意,但确是为我大梁边关安定所思!瓦泽城中驻守不足三万,重甲三大营尽数在外,若是有何闪失,那我大梁”
“有何闪失那也是她洛清河判断有误急功冒进!”咸诚帝遽然打断,“北燕……北燕已有退兵之兆,王庭混乱如斯,昨日是何人主导的刺杀犹未可知!是了、是了……其人已死,天下人只会觉得是朕有错!镇北将军心怀社稷清清白白,何错之有?恐怕在场列为也深以为然罢?!”
“这朝上的兵部,到底是大梁的兵部,还是靖安府的僚属?这天下子民是朕之子民,还是她洛氏、她洛清河之喉舌?!你们口口声声出兵为战,请朕顺民意!啊,那不用三法司接着往下查了,拟旨!把赵婧疏从燕州叫回来,告诉大理寺,瞿延的死是朕的授意!勾连北燕的贰臣也不用找了,民意所属,朕自罪!”
此话一出,群臣惶然齐跪山呼天子息怒。
慕长卿今日也被羽林从王府捉了过来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