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2 / 3)

字吗?”

赤红的珠玉点缀着肌肤,像是眼尾的红痣一样,是素白里唯一的点缀,却明艳得不可方物。温明裳挨着洛清河,缓慢地拖长鼻音说那可要再想想。草野的风把衣袖向后卷,她别着袖口,将收起来的驿报顺势抽了出来。

“是皇命。”温明裳慵懒地靠着,“原本应该即刻启程回去的。”

但城外的北漠人和北燕的和谈使节一到,情况便有了转圜的余地。

“都兰给萨吉尔开出的条件当真是诱人。”洛清河把信看了,“她能说服萧易是意料之中,毕竟战至今日北燕国中已是强弩之末。但能让萧易忍下北漠陈兵锁阳关还放言让出马道,这可就有点来头了。”

“她未必需要于此说服萧易,摆人一道也无不可。”温明裳指尖梳理着她的小辫,颇有深意道,“拓跋悠的死,于她而言是塞翁失马,萧易觉得即便穷途末路也可以强兵相迫,故而不会深想至此。然木已成舟,他就不得不点头。”

可非我族类,谁又能忍受卧榻之畔有人染指。北燕人倨傲,锁阳关更是两国昔日战时要枢,无论是为了拱卫王庭还是安抚人心,经此一子后,萧易和他那数万精兵都要北调锁阳关与北漠遥遥相望。

“卷甲而趋,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1]”洛清河勾唇低笑,“她倒是帮我解决了个隐患。”

路途迢迢,即便再战萧易想率众偷袭,一支疲兵能发挥出的战力也是有限的。他本就在洛清河手上吃过亏,那些铁与血的记忆烙在兵将心底,若是再输,无需加以谋划,这北燕的江山就该易主了。

所以锁阳关对峙后无论是进是退,于铁骑而言都是百利无一害。王庭的公主心思狡诈,她十分慷慨地将这份礼物送到了洛清河面前。

“接了人情,便是要还的。”温明裳掀眸和她交换了个眼神,“和谈若是敲定,拓跋焘就能就此撤军休养生息。攘外安内,腾出手来,小皇帝的拥趸便要对她动手了。京城还有四脚蛇,若是假意逢迎,那天子对这次和谈就是势在必得。嗯……”她皱起鼻子,手上摊开洛清河的掌心,“此前诏命有误尚无交代,雁翎主战,若是此时毅然振臂一呼将来使拒之门外,响应者应不在少数。所以啊,未免此局,依着陛下的性子,应当会”

她眨巴了两下眼睛,尾音断在风里,过了片刻伸手捧起洛清河的脸,四目相对时故作戏谑道:“礼尚往来,将军怕是要奉诏随下官回京一趟了。”

洛清河任她指尖在自己脸上揉搓,顺势露出点惋惜的神色,道:“是么?那小温大人可否为解惑,京中得拿个什么由头呢?”

“简单呀。”温明裳眯眼笑,“现成的由头就在樊城外。北漠交代未给,北燕虎视眈眈,如今送质子入京促两国和谈可显诚意,如此天赐良机,自然不能错过。铁骑威名冠绝天下,四境军将之首坐镇于前,这不正是送到眼前的,绝佳护卫吗?”

“但都兰不想成就这个和谈。”洛清河微微侧头,在掌骨贴面间于掌心落下个轻如羽毛的吻,“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让这些人活着离开长安。”

“不错。”温明裳奖励似的点了一下她的唇角,“或者说,留下那个质子一个人的命就足够。虽是质子,但到底是王族血胤,北漠族中震怒可想而知。但是她亲自促成的会盟,汗王若是开罪,怪的也只会是幼主与左膀右臂。这样一来,萧易就更不可能离开锁阳关,而支开了你,就是拓跋焘久候的背水一战的机会。”

也是唯一的机会。

“而只要质子身死,一个护卫不力的罪名就会扣到我头上。”洛清河道,“既师出有名,何必放虎归山。若是逢此良机,有的人也自然就坐不住了。这是又一个顺水人情啊……”

三方会盟,实际也是都兰一早设好的三环连扣局,也是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