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1 / 2)

此刻该叫这群人太子党了。

温明裳十指交错,在缓缓吐气的间隙微微皱眉。

这不是好事。党同伐异乃是常态,但天枢一旦卷入其中,就会极易变成倒戈的前兆。咸诚帝经由此一年,本就怀疑温明裳所思非纯,此刻再生事端,怕是正中潘彦卓下怀。

对答如流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龙位上的天子一早知晓此局,他佯装认真又听了半晌,才挥袖示意众臣噤声,侍奉的太监看出这是退朝的前兆,忙不迭地往前买了半步,就等天子一声令下。

然偏是在此刻,有人好似看不懂眼色一般抱着笏板走上殿前。

温明裳指节蓦然一动。

“微臣有本要奏。”潘彦卓缓缓下拜,他站在温明裳的对立面,亦是同样一身青袍,“算作是对温大人所奏之书补遗。”

咸诚帝摩挲过拇指金玉,颔首道:“那卿且说来。”

“臣此前得一书。”潘彦卓含笑扫过温明裳,眸底生凉,“来自北燕,落笔乃如今北燕大君亲姊,其中言辞恳切,言明,其人与北燕王帐贵族,愿与我大梁和谈修盟。”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天枢主副两位大臣好似被圈禁于中央,周遭皆为窃窃私语。

有问北燕公主为何人,亦有质疑此等大事温明裳为何不报的,一时间殿中一扫初时冷寂。

咸诚帝不耐地曲指叩案,这才让殿内声音稍止。

数道目光再度聚拢,潘彦卓面露惊诧不解望向温明裳:“这不是天枢日前我告知于大人的所得密报?下官再三提醒,还以为温大人贵人多忘事,如今……诸君竟皆是不知吗?”

何止不知,简直闻所未闻!性子急切的已急于上前拽住温明裳质问,却听见上首的天子叹了口气,幽然道。

“温卿?这又是怎么回事?”

温明裳心下叹息,面上却顺势露出哀色,道:“确有此事,陛下”她回首向着众臣又是一拜,“还请稍安勿躁,待下官详说。”

见她神色如此,有人心中稍定,思忖着应当不是什么大事,谁成想这一颗心刚放下,眨眼这位闻所未闻的“北燕公主”便在温明裳口中成了设计推如今北境最大威胁上位,又借机鼓动战事以致石阚业殉国的罪魁祸首。

“此人城府极深,不得不防。眼下战事事态未明,更是难言和谈。”温明裳细细说明后深深对着天子一拜,“故而不论北境军中还是臣皆以为,此事诈局,妄议不过扰乱诸臣之心,不妥!”

话音未落,原先发话的那位都察院官员登时站了出来,大怒道:“即便不妥,此等大事岂能按下不表?!天枢虽承君命,却岂有代为处置军国之事的道理?这不比与北漠之邦交更加越俎代庖吗?温大人不能此事也推诿给镇北将军吧?前线浴血,背后却有言如斯,大谬!大谬啊!”

言罢登时有人附和:“不错!且不论是否其他,温大人何以断定此事定为诈局?如你所言,北燕早已混乱至极,穷兵黩武反受其害,北燕公主既有此能,为何不可止戈修盟以安百姓?如此专权独断,难道也是圣意?天枢便是如此代行君权的?!”

“且慢!”兵部即刻驳斥道,“修盟止戈岂是口舌之言?石老将军战死在前,诸君且瞧好这是止戈的意思?下官道以为温大人所思不差,这就是诈局!此刻内乱,尔等如何对得起前线舍身为国之英豪?”

一时间言论各异,比原先吵得更加热烈。咸诚帝佯装叹息,疲乏地揉了揉眉心。

阁老与安阳侯皆不在,众臣便如群龙无首,难有个定势。但而今殿上还有两人,原先两党相争他们沉寂无言,此刻才是最该开口的时候。

“父皇。”慕长临迈步而出,向着天子微微拱手,余下半句未言,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