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习的字,笔锋不似文人书客那般苍劲飘逸,多添了几分柔软,后来崔德良收她为徒,拿着戒尺把这个毛病纠了过来,但细看之下还是有些幼时的影子。这手字不好仿,尤其是在温诗尔面前。
“车马已启程,至多半月她便能回来。”柳文昌沉声道,“她向我提了一桩交易。”
温诗尔这才抬眸,她听着柳文昌将信中内容一一道出,末了轻轻笑了声。
柳文昌五指收紧,忽然问:“如果我现在跪下求你,你会在裳儿回来时为我族中求得一条生路吗?”
温诗尔眼睫微垂,缓缓道:“不会。”
柳文昌了然阖眼,转而低声,“那你今日答应见我,又是为了什么?为了裳儿身上的木石吗?可你该知道,此物无解,唯有自渡。”
屋内一时寂静,窗外却是蝉鸣声声,恍然间才发觉京城已入夏。
“我答应见你,只是为了再看一看这张脸。”温诗尔在长久的沉默中终于开口,她抬起头,书册坠落在榻前,“看一看三十年前闻渠先生座下以素心起愿,道此生愿克己勤勉为万世太平的那个人,如今是怎样肮脏的嘴脸。”
柳文昌闻言深吸了口气,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温诗尔此刻的目光,因为只要他一抬眼,仿佛就能看见旧日的年月。
可温诗尔不愿意这么放过他,她坐正身子,道:“若你还想以家世族人为名,那你便把这些当作遮羞布,那不妨骗自己,骗你明媒正娶的夫人、你的儿子,到最后一刻。”
“若说骗字”柳文昌猝然抬头,眼眶不知何时红了,“你又何尝不是骗了我这么多年?你为了什么回来……你以为我不知吗?国子监的名,阁老的那一面若不是因我……是,我对不住你们,但那些人何辜啊?”
“在此之前。”温诗尔不闪不避,诘问说,“你为何不问问颜儿为何能以此相逼?你自己又做了什么?”
柳文昌气急,他自是不敢答这一问的,只能调转话头道:“如今真论明媒正娶,你也逃不脱。她杀我杀我父,谓之法度,天子赦其弑族之罪,那是因旨意写明再无瓜葛,可你呢?诛族之罪,你为我妾,你也会死。”
温诗尔沉默不语。
柳文昌步步相逼,“杀父弑母,亲族无一不亡于她的刀下,来日不论她有何建树,史书所载必定惹千古唾骂!你回来将她捧至今日,就该知道这是一个无解的局。”
草丛里蛰伏的狸奴窜上树梢,一爪拍在了未回过神的夏蝉身上,蝉鸣阒然间止在了夜色里,再不复起。
温诗尔拿起那封信,放在火上点燃了。
“你走吧。”她闭上眼。
柳文昌嘴唇颤动,他想再多说些什么,可看着眼前妇人无动于衷的模样,只能悻悻退出了这一方僻静的庭院。
窗前烛光影影绰绰。
高忱月跳下屋顶,单膝跪在榻前,“便是明日了吗?当真不再等等?若是明日便……温大人恐怕赶不上。”
“无妨,还是莫要让那孩子看见吧。”温诗尔偏过头,她将袖中空落的瓷瓶取出,交到高忱月手里,“这个,劳烦你来日交给她。对她说……是她母亲自作主张。”
高忱月呼吸微颤,她张了张口想再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半个字,满腹酸涩卡在喉间,叫人眼眶发烫。
“好孩子。”温诗尔拍了拍她的肩膀,“去吧。”
她听着窗子开合的声响,侧目注视着将要燃至底端的烛火,忽然无声地笑起来。扣在掌间的碎玉把肌肤压出更加苍白的色泽,她这么望着烛火燃烧殆尽,枕畔也一点点潮湿了。
檐角的露水叮咚一声落入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