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2)

尚未记事的孩子哪里知道这唤的是谁,可她眨巴着眼睛,盯着洛清河看了好一会儿后忽然咯咯笑开了。

尚在宴上,崔时婉不好过分亲近,只得维持这表明礼数承了这一拜,但放在食案下边的手却是悄悄比了几个手势。

洛清河正襟危坐,余光瞥见时恰好天子劝酒,她抬手执盏,遮住了唇边一闪而过的笑意。

【九思很喜欢你呢。】

丝竹声声,觥筹交错间尚食局在不停地更换着酒盏菜肴。

三法司的官员坐得远,温明裳应付劝酒的祝词时往上看过去也只能看见洛清河模糊的侧脸。朝堂仿佛一汪水泽,百官宴可携家眷,其间的觥筹走动便像是无形的节流,将亲疏远近看个分明。大小世家本是同气连枝,连崔家苏家都不能免俗承情,唯独洛氏的那一方食案冷冷清清。

洛清河注意到她的目光,回头时笑了笑,遥遥向她微微举杯。这个动作很轻,混在嘈杂里除却周遭坐着的两个人外并无人注意。

崔时婉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微讶地张了张嘴,而另一侧的小世子洛清泽倒是习以为常地拿着几上小刀割着新上的鹿肉炙。

宫中宴席不算少,从春日寒食到今日百官朝贺,尚食局备的吃食各有滋味,今日犹是如此。宴饮过半,相谈声稍止,咸诚帝看了眼座下的少年,正欲开口,忽听“啪”的一声落筷。

笙乐都跟着停了一瞬。

温明裳抵在唇侧的酒盏一顿,她周围还围着几个朝中的官吏,朝中新贵,多有劝酒的也是常态,她心知今夜必有动静,留了心眼将能推的酒都推了,现下喝得倒是不算多。围着的还有想再劝的,听到这一声也霎时止住了动作。

落筷的是慕长珺。

柳家今夜也在宴上,只不过柳文昌不在,只有柳文钊带着老太爷和家眷,他们本就心怀戚戚,见此更是沉了脸色。

只是慕长珺未谈政事,他先扶酒盏,向上敬予天子,高声道:“新旧更始,儿臣见此朝中君臣和乐,心中不免觉得很是欣喜,此杯敬予父皇,愿我大梁圣贤之君,万岁安康!”

他既然开了这个口,慕长临于情于理都不能再坐着不动。他暗自叹了口气,提杯起身亦是一拜,温声道:“二哥珠玉在前,儿臣便也以此杯相敬,愿我大梁天下久安,国祚永昌。”

有言于先,群臣自当举杯同贺。

洛清河目光微晃,垂眸饮酒时听见洛清泽凑过来压低声音唤了声阿姐,似是想要问何故突然由此一言。她摇了摇头,饮尽杯中酒后指节稍抬,低声道,“瞧着便好。”

“你二人有此心,朕心甚慰。”咸诚帝放声大笑,宫中随侍的内宦忙上前添酒,他却没有再饮,阒然间话锋一转道,“君臣相得乃国之幸。说起来,朕忽然想起尚有一事未决……宫宴本不该谈政,只是此事未决,诸君皆为肱骨之臣,朕总忧心来年一则有损诸君情谊,二则有弊于我朝百姓之心,故而……此事还应于年节之前有一定论。”

柳家人原本听得慕长珺不过祝酒词都松了口气,到此又听得食不下咽。

柳文钊犹为心惊,前几日老太爷才给他吃了颗定心丸,说着此事定不会详查,可听咸诚帝这意思,却好似与这猜度截然相反。

什么叫年节之前必有定论?

温明裳将他们骤然变化的面色收入眼底,丝竹声彻底停了,这是事发先兆,大殿空寂,就连衣袖摩擦声都显得太过刺耳。

御史台的那位于大人便是在此时站起身的。宫中留他一日,天子是何想法他心中自然清清楚楚,于是这开口先给柳文钊与左丘桁赔了句不是,紧接着便是分立左右的两位皇子递交至御史台的折子。一关乎柳文昌,二关乎大堤,前者无大错,可赦却要罚,但这后者……有大谬。不是这一时一地的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