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老仵作没想到林墨会突然征求他的意见,愣了愣,连连点头。

林墨亦冲他颔首还礼,继续道:“综上所述,也验证了第三条,凶手是先勒死了两名孩子,再勒死沈初夏和她公爹,最后才去两名老人的卧房,将沈初夏的婆母勒死在榻上。

这一条可以和第四条、第五条同步解释。

之所以说凶手最先勒死两名孩子,是因为孩子们的表情安详,即便舌头被勒得伸出口外,脸上却没有反抗的痕迹,便是眼睛,都不曾睁开。

这说明他们是在睡梦中被人突然勒死,凶手的动作又快又狠,孩子们尚未来得及从睡梦中惊醒,就因窒息而身亡了。

再来看沈初夏。

她房间的洗脸盆内浸泡着巾子,盆底还沉淀了许多糠皮。

糠皮这种东西是专门喂鸡、喂猪的。

所以,我可以分析出,沈初夏昨晚大约子时半在后院忙碌完,害怕吵醒孩子们,便摸黑回到卧房,准备洗了脸和手就睡觉。

但她刚刚洗到一半,突然发现房内有人。

可想而知当时她有多么惊恐。

一名女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反应应该是尖声呼叫。

大半夜的,倘若沈初夏突然呼救,势必会惊动隔壁邻居王阿婶一家,可是王阿婶昨晚却没有听见呼叫声。

这说明沈初夏根本就没有尖叫。

老先生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个悖论?

明明察觉到了异常,她却不喊叫,为什么?

唯一的解释是,沈初夏认识凶手,当时的她太惊讶了,既不相信凶手会突然出现,也不相信凶手会杀人,所以她忘了呼叫。

昨夜没有月亮,当时屋子里很黑,沈初夏虽然看不清楚凶手的模样,但她势必察觉到了熟悉的气息。

正是这熟悉的气息,让她在明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是抱着不敢相信的侥幸心理靠近,从而丧失了呼救的机会。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当时的情形。

沈初夏走过去,发现凶手正在勒死孩子们,她拼命去阻止。就在这时,她突然看清了凶手的脸,认出了凶手。

就是因为……”

第12章 水缸底座和排水槽里都没有冰

林墨:“就是因为惊恐冷不丁被证实,沈初夏震撼无措、恼羞成怒,所以用力捶打凶手,却依然不愿呼救。

可凶手却不像她这般纠结,他抓住时机,直接将麻绳套上沈初夏的脖子,勒死了她。

而就在凶手刚刚将沈初夏勒死的时候,房门突然被人撞开,沈初夏的公爹因为听到动静,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

老人做梦也没想到行凶之人会是自己的儿子,他悲痛欲绝、苦不堪言。但他和沈初夏的反应一样,即便是和凶手搏斗,他也没有大声呼救。

所以,凶手在杀死沈初夏之后,又顺顺利利地勒死了自己的老父亲。

孩子们弱小,在睡梦中被人勒死毫无抵抗能力。但沈初夏和公爹是两个成年人,即便凶手突然袭击,他们又毫无心理防备,在被勒死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出于本能挣扎反抗,拳打脚踢地与凶手发生肢体冲突,甚至扯乱被褥,踩脏床沿。

这便是沈初夏的卧房内为何如此凌乱的根本原因。

最后,凶手来到老父母的卧房,在老母亲同样复杂纠结的矛盾情绪下,毫不犹豫地将麻绳套在了自己母亲脖子上。

因为老母亲长期卧病在床,最近腿寒之症严重发作,她的卧房便没有多少挣扎反抗的痕迹。

凶手在做完这一切后并没有立刻离开,他不知道脑子里想到了什么,跑去厨房,将那四口装了半缸水的大缸一只只推出来,然后把亲人们的尸体一一搬出屋,抛尸在水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