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1 / 2)

年少冲动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难道张屠户真的一点都想不到马宣这个年纪,在背负血海深仇时,会做什么吗?

他没有去找马宣询问,甚至在他娘子的劝说下放任马宣不管,原本就是一种变相的纵容。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判定张屠户有罪。

因为幻想和事实是两码事。

张屠户依然是个有理智的人,他从来没有正面教唆马宣去报仇,去杀人,他只是一种打抱不平的英雄情绪在作祟,无意识地为马宣的愤怒,又添了一把柴而已。

也正因此,方才你告诉他,马宣用他亲手打造的锅铲铁锨和杀猪刀,谋害了九名少年时,张屠户才会那么痛苦。

我想,他已经受到了良心的审判,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审判会时时刻刻提醒他、折磨他。

这样的惩罚,远比直接斩首,更加严厉。

至于翰林宫学那两个去马宣家传话的夫子,当真混账!

没错,皇家宫学要考虑颜面,要维护学子们的尊严,但柿子专挑软的捏,文学和夫子都是导致这一切悲剧的推手,他们罪无可赦,必须严惩不贷!

但,不是所有的文学和夫子都是这样。

翰林宫学上痒、下痒四院,那么多文学和夫子,倘若人人都这般狗眼看人低,又岂会教授出数也数不清的国之栋梁?

还有,若翰林宫学真的那么混账,当初直接将错就错便是,又何必再将马宣请回去?

墨儿,我们不能以点概面,不能管中窥豹,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就认定整锅汤全是毒药。

钱多、江汉成也好,马宣也罢,因为被人陷害冤枉了,因为自己的父母承受能力太弱自尽了,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就能随便杀人吗?

谁给他们的权力?

是不是以后每次不如意的时候,是不是但凡遇到阻力,他们都可以肆意将阻止他们的人全部杀光啊?

我不否认,作为受害者,马宣、钱多和江汉成的遭遇令人同情。

但作为凶手,他们当真罪该万死。

同理,顾立辉六人和顾立福也一样,他们每个人有很多不得已,遭遇令人嘘唏,但,也同样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墨儿!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可以因为年幼无知犯错,但,不是所有的错误,我们都承担得了后果。

这种时候,为人父母本该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航灯,他们应该教育孩子,教会孩子们该如何生活,如何正确面对挫折与磨难。

可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到父母们身上,因为,人生是自己的,十四五岁的年纪虽懵懵懂懂,却并非幼稚无知。在这种一知半解的年纪,每个人都要学会快速成长,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知世界,感受人生。

譬如钱多、譬如江汉成、譬如顾立福,他们没有遇到好的父母,难道就该自暴自弃?

而顾立辉和马宣,谁能说他们的父母很糟糕?但他们的下场同样一塌糊涂。

我们没有权利选择父母,但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有权利选择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

我记得你曾说过,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天使和魔鬼。

人类本来就是一种极为复杂,又具有正邪两面的物种。

进一步成佛退一步成魔,故,我们没必要去深究每一个人内心最肮脏黑暗的一面,没必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怀疑自己的是非观。

因为,邪恶和善良一样,都是人性,是一种本能。

在这起连环血案中,我们只用最简单的是非观去评判便好。

那就是,杀人有罪!”

林墨听得精神一振,一团乱麻的思绪,也在顷刻间变得清晰起来。

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