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发冠的铜针足有一尺长,只是防潮,马宣有什么必要将这一尺的地面高度,全都浇筑上砂浆?
由此可见,马宣在撒谎。
这层砂浆,并非数月前浇筑的,而是不久前才浇筑的。时间,大约不会超过一个月。
而这足足一尺厚的砂浆下面,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咬咬牙,林墨捏住铜针底端,用力往地上戳去。
这一次,林墨戳得极狠。
故,铜针除了她手指捏住的部位,几乎全都戳进了地底下。
深吸一口气,她开始捻动铜针,甚至,尝试着搅拌。
不多时,她再把铜针拔出来,凑到烛火前仔细查看。
果然,铜针上沾染着大量白色粉末,与泥土细沙混合着,带着明显的潮意,像,白色的泥巴。
“这是什么?”悄声嘀咕,林墨将铜针凑到鼻子底下嗅了嗅。
待闻到一股极淡的熟悉刺鼻气息,林墨眼睛里登时精芒四射。
或许,一般人不会使用这种东西,也不熟悉这种东西。
但,林墨太熟悉了。
因为,她不仅仅是一名医者,她还是仵作。
所有的衙门都设有停尸房。
停尸房之所以称之为停尸房,不光因为它的作用与普通房屋不同,还因为,停尸房经过特殊处理。
一般情况下,停尸房都会背阳而建,墙壁很厚,不设窗户。室内温度很低,便于长期保存尸体。
当然,这些常识,普通老百姓都知道。
鲜为人知的是,停尸房的一砖一瓦,甚至地基,都会混入大量特殊的药石。
这种药石不但能防虫防鼠,还能防腐。
停尸房防腐能做何用?
自然是防止尸体过早腐烂,便于仵作验尸,从而更长时间地保留证据。
马宣这间仓房确实常年不见阳光,潮湿阴冷、不通风。
但,毕竟是活人居住的屋子,想要防潮,办法很多。
为何,马宣偏偏选中防止尸体腐烂的药石来防潮?
这到底是马宣在地底下埋着鲜为人知的秘密,还是她林墨太过于敏感了?
只要一想到不光是马宣院子里的那块花圃可能有问题,连这屋子的地表下,似乎也危机四伏,林墨太阳穴上的青筋一阵乱跳。
她快憋屈死了。
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案子,明明疑点就在面前,明明掘地三尺就能发现真相,偏偏要另辟蹊径,被动地寻找证据。
怎么办?
是等龙旭尧回来,设法将马宣调开,直接在这个篱笆小院和仓房内大挖特挖?
还是干脆今夜就自己动手,先一步揭开马宣的画皮?
更或者,再忍忍,进一步寻找更加有力证据?
……
第241章 猫捉老鼠的游戏
纠结良久,林墨终于选择了最后一种。
龙旭尧说得没错,他们才刚刚回到盛京,对盛京的情况尚不甚了解。
而这翰林宫学牵扯广泛,一旦冒进,后患无穷不说,对诸学子们本身也不利。即便是侦破顾立辉六人失踪遇害一案,也当尽可能低调,不要波及无辜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还有,马宣现在就睡在外面院子里,即便林墨想掘地三尺,只怕也难以实现。一旦打草惊蛇,不但什么线索也得不到,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
强忍住砸烂地面的冲动,林墨掸掸衣襟,站起身。
她用脚在地面用力蹭了几下,将铜针戳出来的细密小孔全部掩盖掉。
才做完这些,突听房门被人轻轻叩响。
继而,马宣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