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此刻林墨表情温柔,言语谦恭,哪里还有半分之前的凌厉,竟像是换了张脸。老仵作和众人交换一下眼神,皆松了口气。

唯有刘诚表情不变,看向林墨的目光充满探究,也愈发深邃暗沉。

王阿婶听见林墨这般说,悬着的心也放下来:“无防!我知道,出了这样的事,衙门也很着急。但,还是希望姑娘能体谅一下我们这些草民的难处。”

“嗯!”林墨点点头:“王阿婶?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你。

这十里八村的人都唤李文修为李先生,便是我们仵作大人和衙役大哥们,也尊称他为李先生。那阿婶你为何口口声声唤李文修的乳名呢?”

“姑娘有所不知,修儿是我看着长大的,自幼便与我那几个儿子混在一起。小时候,他基本上一半时间都在我家度过,又听话又聪明,其实跟我自己的儿子也没什么两样。

这么多年,我一直这样叫他,如今他在富民县颇有些威望,便是村长、里正也都唤他一声李先生。但修儿见到我却毫无半点架子,回来也很关心孝敬我。是以,我这称呼,始终改不过来。”

“原来是这样!”林墨点点头:“那王阿婶?既然你是看着李文修长大的,势必对他了如指掌。李文修他,是不是有什么隐疾?”

刘诚心头倏地一紧。

他终于明白林墨为何咄咄逼人、指东打西,并且非要把王阿婶的儿子都拖进来了。

之前林墨就分析过,李文修是个好人,他是个好儿子、好父亲,也是个好丈夫。这样一个好人,为何要杀死自己最亲近、最爱护的家人?

李文修根本就没有杀人动机!

这是林墨今日勘察现场、验尸,唯一没能给出答案的一条悖论。

林墨寻求真相几乎到了固执苛刻的地步,她此时内心最为纠结的,恐怕就是这个问题。

没有杀人动机,哪怕凶手被当场捉住,也难以服众,衙门自然可以视为证据不足,不予以结案。

那么,这桩灭门惨案就有可能成为一桩明朗却无法了结的悬案……

第23章 觉得别人儿子比自己儿子好

以林墨的脾性,岂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想王阿婶与沈初夏一家毗邻而居多年,彼此之间就像亲人一样,她一定知道很多李文修不被外人所知的秘密。

比如,李文修隐藏在儒雅外表下的缺陷。

再比如,李文修是不是患有某些隐疾?

可偏偏王阿婶此人思维敏捷、言语强硬,不但聪慧过人,还戒心十足,非常警惕。

这样的人,倘若她自己不想说,恐怕没人能撬开她的嘴巴。

所以,林墨步步紧逼、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地软硬兼施,就是想以此打破王阿婶的谨慎和戒备,让王阿婶因为担忧自己的儿子而分心,从而吐露真言。

只是,真相真的如林墨所猜,李文修有隐疾吗?

果然,像是要验证刘诚的想法,林墨刚刚问完,王阿婶便异常坚定地摇头:“没有,别看修儿又高又瘦,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其实他聪慧绝顶、身怀绝技。

姑娘既然知道水槽的秘密,自然也能瞧得出围墙上的带刺荆棘和大门上的小暗窗,都是修儿的杰作。

倒是有几个读书人能做得了这些?又有多少人心思能细腻成这样?能如此维护妻儿老小的?

所以修儿没有任何隐疾。”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王阿婶满脸骄傲,就好像在夸赞自己的儿子。

可很快,她脸上滑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尴尬,下意识看了看林墨,又补充道:“修儿的身体其实比我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都要好,姑娘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其他村民,看看是不是每次修儿回来,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