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眷急得六神无主,老太爷和陈家老大陈礼忠沉默地抽着烟斗,时不时吐口烟圈,屋子里烟雾缭绕。
“要不再等等?”今儿沐休在家的二房独子陈世方犹豫道,他读书在外,见得多,想法也比较多,“秋收这会儿卖不出去,那就再等等?过年家家都要吃鱼,年年得有鱼呢!”
陈世诚眼前一亮,冲着两位主事的道:“祖父、爹,二弟说得对,如今鱼吃得欢呐,一筐子草洒下去一会儿就没了,到了年底能再长三两,年底再卖哪怕价低些那也是有得赚的!”
老太爷磕了磕烟斗,不答陈世诚的问题,反问道:“去喊文哥儿了吗?他怎么还没来?”
陈礼忠看了看张氏。
张氏一顿,回道:“爹,文哥儿温书呢,我就没让喊,这事他也帮不上忙啊,温书要紧。”
“去喊他来。”陈礼忠敲了敲扶手,“这事要紧得很。”
张氏无奈,走出去吩咐了两句。
陈世文很快就来了,他的身影一出现在门口,一大家子的大人就像看到了主心骨一拥而上。
“老三啊,你可回来了,你说这可怎么好啊?”
“三弟,咱们家里的鱼……”
“文哥儿,你快想想法子啊……”
……
第38章
“莫急, 莫急。”陈世文扶着快要奔溃的母亲张氏坐回她的位置, 又对着陈世诚和座位上的陈世方点点头,一连串动作被他做得极为从容,顿时就让这屋子冷静下来。
紧接着, 他又冲着老太爷和陈礼忠问安, 脸上丝毫不见慌乱之色。
“好好好,”一直没开口的老太爷看着他这模样有几分欣慰,道:“你来得正好, 如今家里头遇到了一桩难事……”
陈世文这些日子一直在温书, 还是第一回听到这件事,不由得聚精会神, 越听脸色越严肃。
他思虑了良久,没有回答老太爷的话,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祖父,爹、娘、二婶、大哥、二哥,我前两日去了一趟县衙, 遇到了许大人。”
张氏急问四连,“许大人?可是知县老爷?他老人家怎么说?可是要买咱们家的鱼?”
陈世文愣了一下回道:“我没有见到知县大人,娘, 许大人是掌管户籍的, 并不是知县大人。”
见众人不明白, 陈世文解释道:“许大人掌管咱们县的户籍, 我便问了咱们县城人丁几何。许大人说整个清源县只有不到一万人, 县城及周围村镇约有七八千,另有千余山民。”
“由此可见,咱们县人少得很。”
“按一户三至七口人算也才不到三千户,每户买鱼不等,但一日最多亦不过一两条,且鱼刺多并不是每家都爱买,至于各处村寨秋收这段时日买得多的是猪肉,鱼油水不多村里人不爱吃。”
“如此最近这段时日所需鱼不过几千尾。”
说到这里,他苦笑道:“咱们家里便能收一两千,往年是不打紧的,但如今族中,村中,乡中……”
“此外还有各村从河里捞的,溪里抓的,自家养的,秋收这段时日恐怕得有三五万尾鱼等着卖,需五六个县城才能耗完。”
“我先头只惊讶于咱们县城的人数,尚未想到这些,如今祖父一说我便想起了付大人说过的这事,想来家里的鱼卖不出去便是这样的缘故。”他说着说着心中越发苦涩,但脸上却未带出分毫,依旧是镇定模样。
陈家人之前从未想过这些,他们今天卖不出去便想着明天再卖,明天卖不出去便想着降价了卖,能想到年底再卖已经是陈世方这个出去读了几年书的人的极限了。
根据县中人口推算某样东西的买卖情况?
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