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改从太医院范太医学医, 数月下来, 医书读了七八本, 与妇人养胎生产坐月子有关的医案几乎都看了个遍。

谢云初孕期全是他亲自照料,双胎不易, 王书淮唯恐孩子过大不好生产,严格盯着谢云初的饮食, 幸在这一双儿女是疼娘亲的,孕期不怎么闹腾, 生产也很顺利, 从破羊水到生下孩子只耗了一个时辰, 小女儿先出生, 有五斤整, 后出生的小儿子却只有四斤六两。

两个孩子由太医, 药童并夏安照看。

谢云初月子里,王书淮去朝廷的时间就更少了,以至外头有御史弹劾他, 称他为甩手宰相, 谢云初坐月子正值十月寒秋,王书淮想了法子弄了个暖阁, 将她安置在里面, 暖阁东面是一整面柜子, 西边是一个炕床,底下摆着长几桌案,搁着笔墨纸砚与茶盏香薰一类。

十月坐月子冷,出了月子便是十一月隆冬,王书淮也不许她出暖阁,只叫好好养着,谢云初性子再沉稳,也有些坐不住,王书淮变着法哄她,就连入仕后再也没碰过的古琴也寻来,坐在长几上给谢云初弹琴。

谢云初身子已大好,气色也养回来了,托腮倚枕看着面前濯濯如玉的男人,这还是她第一次见王书淮弹琴,他穿着一身雪白的长袍,外罩苍青低领宽袖氅衣,鬓发束入玉冠,神情专注一丝不苟,随意弹了一首西江月,曲调古朴低沉,没有过多的技巧,

谢云初听不下去了,“别弹了,还没我弹得好,你当初这第一公子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难不成全凭那张脸?

王书淮颇为愧疚,抚了抚琴弦,“抱歉,我手生了。”

王书淮少时修身养性,由祖父安排请了当年有名的宫廷乐师教了弹琴,琴艺在当时年轻一辈中称得上首屈一指,再配上这样一张皎若明月的脸,不知俘虏了多少姑娘芳心,入仕后,忙于朝务,便把这些世家公子做派给丢了一干二净。

谢云初不惜的说他,“你手生了,将来如何教几个孩子?”

珂姐儿八岁了,由王书琴带着去学堂,早出晚归,珝哥儿四岁多,在附近私塾启蒙,私塾由周遭几个世家合建,请的是翰林院致仕的老学究,王家几个孩子都在那儿上学,孩子陆陆续续大了,该王书淮这位做父亲的来教养。

想起孩子,王书淮就更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