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匣子,感情的事心照不宣,有的聊,愿意聊,聊得越多越深,意味着越有兴趣。

事实上李家恨不得攀上王家这门亲,决定权在王书雅,回去四太太便问王书雅意下如何,王书雅回想李承玉的模样,最后?点?了头。

婚事紧锣密鼓安排起来?。

沈颐是宁侯府的二少奶奶,王书雅日后?便是她妯娌,这门婚事成后?,沈颐反而成了最高兴的人,整日在书院拉着王书雅说长问短,王书雅还?没嫁过去,先跟妯娌攀上了亲。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偏生在下聘时?出了点?岔子。

“什么?意思?推迟一天下聘?我看不必来?了,直接退庚帖吧!”

四太太可不是好惹的,王书雅嫁给李承玉本是下嫁,四太太腰板挺得直直的。

虽是大太太牵线搭桥,后?来?还?是请了正儿八经的官媒。

媒婆满脸窘迫立在四太太跟前,陪笑道,

“就一日的功夫,是临时?出了点?岔子,还?请您担待担待。”

四太太冷笑道,“明?日要么?看到聘礼,要么?退还?庚帖,否则一切免谈。”

此事是大太太做的中间人,岂可看着侄女婚事落空,立即着人去宁侯府打听底细,哪知道宁侯府闹翻了天。

那宁侯府的世子夫人,也就是杨惜燕的姐姐杨惜环,坐在正堂上哭,

“我当?初可是首辅家的大小姐,我的嫁妆足足一百二十抬,在整个京城都排的上号,怎么?如今三弟妹的聘礼竟还?比我多?幼子岂可跟长子相提并论,今日这事你们不给个说法,我明?日便和离回家。”

侯夫人叫苦不迭,连声劝道,

“好媳妇,你最是个明?事理?的,此事自有缘故,娶你那是七八年前,那时?的银两比今时?的银两值钱,过去十两银子足够咱们侯府全家一日吃喝,如今一日光灶上吃喝便不下四十两,你拿那时?的聘礼跟如今比,有何意义?”

杨惜环恨道,“那也相差太多了!”

宁侯爷冷眼瞧着这长媳刁钻无?状,隔三差五总要闹上一闹,颇为恼怒,当?即斥道,“侯府爵位给了长房,难道聘礼就不能?贴一点?老?三?你出身杨阁老?家不错,可人家还?是长公主的亲孙女呢,听闻长公主还?要给她妆嫁,我们聘礼不响当?当?一点?,怎么?说得过去?”

“总之,聘礼单子已定,明?日便要去王府下聘,你若是不高兴,你和离便和离吧,你妹妹已和离在家,我看你们杨家的姑娘今后?还?有没有人要!”

老?侯爷这话一出,杨惜环给傻眼了,过去她每每拿和离说事,公婆丈夫总归是让着她的,如今来?了一位更?尊贵的弟妹,便不再把她放在眼里了,这一日自是哭个没停,老?侯爷气坏了,嫌她哭得晦气,着长子将人送回娘家,暂歇两日再回,杨惜环面子彻底掉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