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3)

翠墨忙道:“姑娘,外头官府里都说着三爷勇武,不愧为荣国府的后人,难道这不是名声,反倒是那些流言更要紧?”

探春沉默半晌,才道:“真是这样,那就好了。”说完,她犹自长叹了一声,也知道有些话与心腹丫鬟也说不得,便没有再多提这个,只转而问道:“今儿打发去姨娘那里的张妈,可说了什么不曾?”

侍书道:“张妈说,姨娘还是原来那样子。不过现今带着个丫头,她倒也能往庵外头走一走,只不能走远了。她还给姑娘和哥儿都做了一双鞋,托张妈带回来。”说着,她转身取来个包袱,打开后就捧到探春眼前。

那是两双精细的鞋子,鞋面虽然寻常,瞧得出是零碎绸缎角儿做得,却拼得细巧,又细细绣了花,倒似特特这么做的。

探春伸手摸了摸鞋面,又按了按鞋底,只觉鞋底又厚又软,心里也不免生出些酸涩来。好半晌过去,她才道:“把环哥儿的鞋送过去。瞧瞧他那里怎么样。”

翠墨答应一声,拢了那双男鞋走了。

探春便命将这一双收好:“只怕小了,先放一放罢。”侍书答应着也去了,独留下她一个斜倚在大引枕上,眼睫低垂,眸光沉沉,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与此同时,贾政手里拿着瑞哥近来的功课,也正思虑,下首又有他的启蒙塾师张克秋,满面是笑着道:“老大人且看,哥儿这文章,着实大有进益啊。”

“委实不错。”贾政抚须点头。早瞧见这一笔清隽小楷,他便生欢喜,后头又细看文章,见着篇幅虽短,义理却是娓娓道来,着实有些见地。

要知道,这瑞哥正经开蒙读书,也就这一年多罢了。先前请这西席的时候,他特地询问过进度,也瞧过他临的字。谁知这短短半载多,竟有这样的进益,贾政着实又惊又喜,不免再三谢过:“原系先生教导用心。”

张克秋听了,忙起身来,拱了拱手笑着道:“不敢当老大人这夸赞,我虽教过两个孩子,敢说尽心尽力,他们却实比不得瑞哥。这是个有天分的,难得还这么勤勉。旁的不提,老大人也瞧见这字了,去岁也只合说端正两字的,现今却已是有些风骨了。可见这日日临帖,他是半点没懈怠的。”

贾政点一点头,道:“这我倒也听过几回,实料不得他能做得这般好。”

“正是。”这张克久听着,忙笑道:

“晚生也是瞧着他资质好,又这般用功,想着耽误了他,倒是可惜了前一阵已是混着教了些经义,又命他依着古文,做了两篇文章,竟都好。

因此,晚生过来拜见老大人,是想着后头就正经教《诗经》《春秋》,倒也不敢说教得了,只将粗浅义理说一说罢了。若都使得的,还须老大人另请深知经义的老塾师来,竟还妥当些。”

贾政听了,倒有些犹豫,但到了最后,却还是道:“这四书五经,原是第一等要紧的学问,早些教导也是好事。不过瑞哥他虽天分高,这根底却要打得牢固才是。再有,你教导用心,两厢里和睦,何必急于求去?只管安生教他才好。至如另外请老塾师的事,待他举业了再定也是不迟。”

张克久原是担心瑞哥这么个资质,主人家心急,便特特过来表白表白的,贾政这话正合了心意,就只略作推辞,就含笑告退了。

唯有贾政送走了人,自家也不做旁事,先将那瑞哥的文章再四斟酌,而后站起身背着双手,他竟就在书房里慢慢踱起步来。

瑞哥的进益,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不免又引得他留意自家儿孙的课业。然而不想倒还罢了,细想来,他自己先就叹息起来。

珠儿已是过世,再好也不过徒留嗟叹。下面的宝玉,原是个顽劣不喜读书的,又好结交下流,原该狠狠教训一番,无奈老母宠溺过度,他也不能严加管教。至如贾环,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