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浔难得有点后悔。
早知道就再多装几天了。
5
封霁寒坐在岑浔旁边,一副乖乖学生的模样,一边听着上面老师讲课,一边认真记着笔记。
岑浔觉得无聊透顶,在桌子底下踢他一脚,封霁寒也不生气,眼神纯粹地看向他:“怎么了,听不懂上课内容吗?”
岑浔一听就不爽了:“谁听不懂?”
封霁寒忽然福至心灵,故意说:“真的?那月底月考,你的分数一定会比我高吧。”
岑浔:“……”
不得不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封霁寒对岑浔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打不过封霁寒就算了,分数要是再比封霁寒低,岑浔真的会被气死的。
岑浔这会儿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好胜心强,喜欢挑战,封霁寒是他杀人路上遇到的第一个绊脚石,且怎么都跨不过去,虽然嘴上骂封霁寒,但实际上,岑浔早已将封霁寒视为强有力的对手。
拿捏住了岑浔的这种心理,劝学的效果瞬间大大增加。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学习后,岑浔就没空出去杀人了。
6
岑浔虽然基础不好,但他过目不忘,又喜欢跟封霁寒互卷,就这么学了一个月,竟也慢慢追上了进度。
但月考结果出来后,岑浔的成绩却并不理想。
原因无他,只因岑浔偏科严重,对岑浔来说,他更擅长的是理科,而非文科,需要做阅读理解的语文更是重灾区,岑浔考得一塌糊涂。
封霁寒狐疑地拿着岑浔的试卷看,然后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一)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3.这首诗中最后一句的“落花”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岑浔答:起烘托的作用,作者于风景最好的江南遇到暗杀目标,“落花”既暗示着暗杀目标的惨死,又塑造出了画面感极强的杀人美学。
1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岑浔答:表达了作者暗杀成功的喜悦之情。
看完岑浔答案后的封霁寒:“……”
我的小祖宗诶,别惦记杀人了好吗?好的。
阅读理解就更别提了,岑浔只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文章,根本不管阅卷人的死活,好好一篇文章,硬是被他解读出奇奇怪怪的含义,一连串的零分看得封霁寒莫名牙疼。
再看一眼作文,作文是《,我多想》。
岑浔写的作文,文名是《杀人,我多想》。
然后细细罗列了10种谋杀的方法。
封霁寒:“……”
这答题,能得分才怪。
封霁寒抓了抓头发,询问满脸不爽的岑浔:“老师不是教过答题模板吗?你怎么没照着那个答题?”
岑浔不屑道:“就凭那个秃头,也配教我做事?我又不是傀儡,爱怎么答怎么答,凭什么一定要乖乖照着模板答题?”
乖乖照着模板答题的封霁寒:“……”
岑浔离经叛道,且共情能力极差,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岑浔根本不屑于迎合,哪怕考不过封霁寒,也依旧我行我素。
封霁寒劝过一次,见不起作用,便放弃了,本来他拉岑浔读书,也不是盼着岑浔给他考第一回来,只要岑浔能在学校里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树立一些正确价值观,封霁寒就很满足了。
7
但很可惜,岑浔很快就对上学生活感到了厌倦。
坐在教室上课,一上就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