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这下子不仅是父皇驾崩,怕是端王也保不住性命。

又想起阿昌,这孩子一直养在东宫,太子会善待他的吧?

老七心里哀愁起来,觉得端王死了也算是死有余辜,可是阿昌却是无辜的。

老七想起小时候端王亲自带着他读书写字的模样,便暗暗下了决心,待会就向太子请求把阿昌给他做儿子算了。

过继过来,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顶多不做世子就好了。老七心里想得好,又有求与太子,所以恭恭敬敬的,只差心里想着马上跪下喊陛下,好让太子对他的印象好一些。

太子也没有为难他――主要是一看就知道他的脸上想些什么。老七不算个坏的,心里虽然有些小九九,但终究是个纯白的人。

只拍拍他的背,“父皇走了,即便大家心里伤心,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老七这回机灵了,“太子放心,臣弟等人皆会成为栋梁之材,为大秦当牛做马。”

太子:“……倒是不用当牛做马。”

然后就越过众位兄弟,大臣,去了上首。如今,皇帝一去,能坐在最上面的只有太子。

众人都看过去,太子坐定,问,“父皇突然驾崩,万事皆没有定,不知各位是怎么想的。”

众臣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时还能怎么想?无论是怎么回事,此时皇太后亲自肯定太子的说辞,周全恭身为皇帝心腹太监,也和姜太医以及以及其他三位太医作证陛下是气急攻心之后在梦中而亡。

再者说,当时除了皇后再无其他人跟皇帝在一起,皇后那个样子,敢杀皇帝?也有人不相信。于是想来想去,竟然是太子说的理由是最佳的。

气急攻心而亡古来有之,也不是先例。

而且,快一年来,陛下被毒身子差了之后,都是太子监国,他有驰有度,监国有方,公正贤明,是个好帝王。

这般之下,还有不服气的,也不能做皇帝啊。没看见人家七皇子平日里看着傻乎乎,但是关键时候人家会抱大腿和拍马屁。

于是便立马有人上前奏本,表示皇帝已经死了,虽然太子殿下伤心,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还望殿下择日登基,以宽天下百姓之心,以震周边列国之觊觎。

太子推却:“父皇驾崩,孤心甚哀,等父皇丧事过后,再行商定吧。”

此话鬼都知道不是真的。于是忠臣再次来了,辅国公率先跪下,大声道出众臣希望君主早立,还望太子殿下看在天下苍生和百官之心的份上,先登基称成帝。

太子还是推却,“不可,不可。”

蜀陵侯就也跪了下来,“殿下,众臣所请,皆有例可循,还望殿下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