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需要有那么多女人,但是我想,那时候我也不会后悔,自己选的路,做什么要后悔呢?最多就是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
“他为了我费尽过心思,我也为他奋不顾身过,他赌了,我也赌了,最后怎么样,都该要接受才是。”
折筠雾笑起来,“母亲,殿下把我教得很好,所以我能选择离开一次,也能选择第二次,即便第二次可能是在宫墙里面呆一辈子,我也能承受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
赵氏就被这话震撼住了。她想,这个女儿看起来总是呆呆傻傻的,但是每当关键时候,她又能一脸释然和认真的说出一番大道理。
且可能因为心性简单,她认准的大道理,便也能去持之以恒,不会被外物所扰。
这般的她很好。赵氏有些心酸她不是自己教导出来的,又庆幸她遇见的人家都算好,让她没遇见过什么肮脏的事情,所以眼里仍旧清澈,能说出这般话。
见她说完就又去看账本,小小的一个人坐在凳子上认真的算术,努力又认真的学着新的东西,眼里心里全是账本,没有再看她,赵氏就知道,错过的东西,终究是错过了,再是去修复,也找补不回来。
折筠雾却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赵氏问她的话,让她更加明白自己的心思,所以还挺高兴的。她回到屋子里后,还给殿下写信。
“他们都喜欢让我把话说出来,把话讲明白,一点一点的说得像发誓,这般才能知道我是个聪慧的人。”
最后照例还是要补上一句的,“他们都不如殿下,殿下就从来不问也知道,我是个聪慧的。”
她还说翁家父母的事情。
“已经来信了,大概十月能到,到时候殿下也要见一见他们才好。”
信纸上写满了话,等送到太子的手里时,已经是三天后了,他看了信,笑了笑,“越来越会说话了,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人一旦出去,学到的东西就多,不是当初在东宫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了,也敢跟他使性子,还敢直接跟他提要求,不过这也挺好,证明她过的好。
太子将信收好,想到她信上写赵氏说的话,便让人去叫清莺来。
刘太监听见这名字,心就咚咚跳,语气平静的说了一句是。可是出了门,他就让小盛去花鸟房叫夏隐过来,“我有件事情要吩咐她。”
然后等小盛走了,才跟刘四贵道:“你去,请清莺姑娘过来一趟。”
刘四贵当时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一边忐忑一边去了静竹轩,清莺和小云正在种菜――她们倒是把院子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