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天边圆月高悬,薛泠等在不远处不时朝某个方向张望,手指抚弄着发丝,心事成茧。
帝王寝宫内,姜煋不欲多提自己的情况,这是她选择的道,是她用来赎罪的方式,是以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她将玉盒献上:“此物,算是送给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新婚贺礼,是我姜氏一门世代传承的女女生子丸。”
她不提这丸药费了多少心血炼制而成,只将秘药献上,眸光复杂而感慨:“陛下做得很好,来时我听沿路的百姓提起陛下,言语多有颂赞……”
池蘅自觉在治国一事上尽心尽力,可面对大师伯的夸奖,她深觉受之有愧。
“这丸秘药,可保陛下与娘娘诞下一女,来日继承大统。”
“大师伯!”
池蘅伸手去抓,指尖只来得及拂过姜煋道袍衣角。
姜煋来去如风,前世夙愿得偿,心结解开,道法更上一层楼,她瘦长的身影渐渐隐退在皎洁的月色,面容微微一笑:“陛下,要努力做个爱民如己的好皇帝啊。”
“大师伯!”
池蘅蓦地生出一种预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走。
她足下生热,倏地追上前去。
月色迷人,姜煋看着她眼神流露出无奈,衣袖翻飞,一阵强风阻在池蘅身前:“五年后,贫道再来看望陛下。”
她说走就走,池蘅生急,又听一声清喝:“姜煋!”
薛泠拔腿去追,苍穹之下前世纠缠至死的一对恋人你追我赶,一红一白,彻底消失在池蘅视野。
“姜煋!你站住!”
姜煋不停反愈发加快步子,雪白的长发扬起,看得薛泠心中又气又痛,她不要命地追上去,路过靖国公府,路过很多地方。
“阿泠,别再跟着我!”
“我不!”
薛泠气红眼,声音微哽:“你在哪儿我在哪儿,你要离开,绝不能再把我抛下!”
清和抱着猫儿从内室出来,只看见一道翩飞的身影,她看不真切,却从薛泠气急败坏的声音中辨出先前掠过之人。
“大师伯啊……”
她轻揉眉心。
耳边伤极怒极的音色淹没在月夜,清和立在月下沉思良久。
彼时,池蘅呆呆看着玉盒里火红色的药丸,心里沉甸甸的。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只是这一日,来得太快了。
她这一生,从呱呱坠地的那天就有大师伯为她殚精竭虑,一次,又一次,而今连女女生子的秘药大师伯都大方赠出,这份心意,太重了。
池蘅弯下腰,想到之前见过的满头霜白,她心口酸涩:是了,一定,一定要做个好皇帝啊。
第172章 帝后大婚
腊月二十八,两位王爷迎娶王妃进门,婚礼热热闹闹,池英与李姑娘守得云开见月明,池艾也找到携手一生之人,这是好事。
两位哥哥赶在自己前头成婚,池蘅大手一挥颁下不少赏赐。
勇王和仁王婚后日子个顶个过得滋润,可怜女帝陛下被困深宫,日日与政务打交道。
帝后婚期将近,李如啄做了勇王妃,柳家小姐做了仁王妃,隔三差五携手往靖国公府跑。
春日气息渐浓,护城河岸杨柳发出浅嫩的芽,送走两位嫂嫂,清和掐指一算她有两月没见过阿池了。
两个月,不说度日如年,总归对有情人而言不好受。
素日宅在家学着大婚当日的礼仪,她为人聪明,不用怎么教,听听见见就会,如此蕙质兰心,省却嬷嬷很多麻烦。
二月初二,富阳县敬献‘祥瑞’,千里迢迢押送入京,为陛下喜上添喜。
池蘅那日被姜煋嘱咐过要做一名爱民如己的好皇帝,亲笔题字在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