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太老实了些,想出头,却又怕这怕那,只会活的很辛苦。
“嬷嬷,我们都是章家人,皇后娘娘好了,也是我的好不是。我马上就二十四岁了,出去了嫁不了人,还不如就在宫里,只要我能干,总有我的一席之地的。”云湘已经不在意了。
她在宫中做女史,皇后懿旨都出自于她的手,她有一种别人没办法理解的成就感。
吕嬷嬷摇头:“你这孩子呀……罢了,有我老婆子在宫里一日,也照拂你一日,你五妹妹也时常跟我说让我多看顾你。”
云湘点头:“我知晓,五妹妹最重感情了。”
若非如此,太子的尺寸她也不会给吕嬷嬷,太子喜好穿什么样的花样,她也不会主动告诉,她虽然明面上没有见云骊,可私底下也帮了忙的。
郗家女入主东宫,任良娣也在一个月后嫁过来,太子倒是还好,和这几位他父皇赐下的太子妃良娣都相敬如宾。
太子成婚,标志着太子能够御们听政,东宫稳如磐石。
翻年过去,薛家却已经按捺不住了,这个时候孔太太进了宫,她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头脑依旧很清楚。
她劝云凤:“薛家仗着的是二皇子的势头,您看魏家为何没有冒头,那是因为魏家没有皇子。”
孔太太的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了。
云凤却连忙摆手:“姨母,别的事情倒是好说,就这件事情就算了吧。”即便她非常不喜欢二皇子,但也没有到下毒手的地步,否则到时候皇上该对她多失望。
珏哥是个非常好的父亲,不管她怎么想,她都知晓珏哥虽然对太子偏爱,但是对其他的孩子都很疼爱,因为那都是他的孩子。
孔太太急道:“您不能如此,这样会危及太子的地位的。”
“不会的,太子封了,还娶妻了,如今开始听政,太子妃也是有军权的人家出身,姨母这事儿您就别管了。”云凤都怕人听到。
孔太太劝不动皇后,也无能为力。
出皇宫时,孔太太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的裴度,心里冷哼一声,连藩王圈地都敢丈量土地,活该被庆王府和循郡王府还有诚亲王府刺杀,还好你命大。
孔国公府的当年圈的地也深受其害。
太岁头上动土,也难怪的。
云骊也从来没想过贺无忌的新法居然变到自家头上来了,连李氏都亲自过来跟云骊道:“如今上京哪家哪户没个投田,再有隐匿田地的乡绅多的是,你就给女婿说让他在上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上京的庄子几乎都是权贵家的,百姓多半是长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尤其是京都权贵云集,很不好动。
甚至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可云骊就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您说贺次辅,任首辅包括我家郎君都是才学斐然之辈,我朝是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他们的举动可能得罪乡绅读书人甚至是权贵,可他们依旧坚持,就冲这点,我不能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李氏有些生气,“云骊,你可不能胳膊肘朝外拐啊?”
云骊则道:“大伯母,就是我今天不嫁给他,我也会支持他的,历代起义大多都是老百姓过不下去了才起义的,我们这些人本来出身就已经够好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再这般也不过一日三餐,多少百姓还食不果腹呢。”
论口齿,李氏不及云骊,再有,云骊自己也说了,若是她,她是真的无所谓。
李氏生气的走了,因为儒家讲究亲亲相隐,除了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1】
云骊的这种做法,其实对于他们而言很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