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撒娇呢。”
云骊看着怀里的煜哥儿道:“来,我们选一个好玩儿,我们煜哥儿看看选什么?”
她一直这样和煜哥儿说话,自己不觉得如何,窦氏在旁听的都觉得这章氏实在是贤惠温柔,这么耐心的哄孩子。
却说煜哥儿也累了,拿了一枝最近的毛笔,大家都也都奉承一番,周岁就这么过了。
转眼到了云骊的生日,也是裴度三年任期满了,他要回京述职,这次回京自然是为了试馆职,馆试考诗、赋、论、颂、策、制诰或三篇,或一篇,中格即授予馆职。
当然中选的人非常少,一般只有三到五人,还要得到人推荐。
裴度是得到了文大学士的推荐,故而回去召试馆职,她们家开始准备箱笼,要上京城了,本想和杨家道别,但听闻杨大人父亲故去,也要回巴中守孝,还未来得及道别,就都匆匆分开了。
难怪人家都说见面时要珍惜,因为随着人长大,很多时候,路途遥远,想再见一面就难了。
云骊把自己刚做好的香丸送到道临郡主那里,希望她转交给娘,之后就没什么牵挂了,反正来赴任时,她们带的东西都用的七七八八了。
尤其是煜哥儿出生后,从京里带来的布料用的飞快,但同时婴孩的用品也多了起来。
来的时候是小夫妻两个,回去的时候就是三口人了。
这也是煜哥儿头一回正儿八经的出远门,对什么都稀奇,云骊也很耐心:“那是牛,水牛,娘亲给你画过的,对不对?”
“牛!”煜哥儿叫道。
小孩子这个时候学说话是最快的,因此云骊让大家也多和他说话,而且不许说叠字。
裴度则惬意的躺着,仿佛云骊和煜哥儿在唱催眠曲一样。
“你不去看书吗?”云骊问起。
毕竟也是要去试馆职的人,要不试不上怎么办?
裴度凉凉的道:“这种馆试也要准备,那说明我是白混了。”
“你也太狂了。”云骊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