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四处打点,给云骊添妆都不成。
想到这里,她转头看向凤鸾宫,若非皇后非要把双方八字不合嚷嚷出来,那云骊是庆王府的人了吧,娘娘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嫁给状元郎也好,毕竟云骊可是她们姊妹中学问最好的,能有个情投意合的人才是最好的。
……
除了出嫁的姊妹各有添妆,未出嫁的云潇和云淑则都是拿针线过来的,一人送了一对荷包,说来奇怪,云潇学了那么久的女红,居然比云淑差多了。
一个是勉强完工的,一看就是匠气多了,另一个则鲜亮精致。
也怪道云淑很讨老太太喜欢,老太太就喜欢这种女红做的好的。
她和这二人不大对付,因此,也只是面上和和气气的说了几句。
云潇进来云骊屋里,只觉得全都是堆的绣件儿,她本来准备走的,也不禁问道:“五姐姐,成亲要准备这么些绣件儿吗?”
“这还不算多呢,还有绣坊做的嫁衣,绣鞋就做了六十双,各色江绸绣袜八十双,还好是去年就做好了,否则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那还不如让绣坊的人都做了算了。”
云骊笑着摇头:“你以为都像你,嫁到自己姨母家里,我们都是嫁到婆家,要是应付了,可不成。”
云潇显得无忧无虑,有些同情的看着云骊道:“裴家是河东郡望,关陇大族,规矩大又多,听说在京就数房,那里惨了。”
此时,云骊却得意道:“看看那边匣子。”
云潇一打开,居然满满当当的荷包,她咋舌道:“怎么做了这么些?你何时做的。”
这就叫积少成多,云骊笑道:“福禄寿喜、万事如意还有梅兰竹菊再有我自创的反正做多了肯定就没错。”
她还有没说的,如抹额还有扇套还有手帕香囊,这些她早从五年前就开始做了,平日给长辈的都是袜子这些简单的,精细的她全都自己收着。
这话把云潇吓到了,回到绛雪轩就跟冯氏说她要自己裁制荷包,冯氏则叹气道:“现在做早就迟了,你说你跟施嬷嬷学了那么久,半个月做不出一个荷包来,你还嫌弃花样子俗气,要你怎么做?不必了,已经让人去江南采买了,都是上好的绣娘做的。”
云鸾笑道:“是啊,你也真是的,跟她比什么,公中哪里舍得采买那么些。”
都知道云骊嫁妆只有一万贯,这放以前一万贯对于冯氏来说都太多了,但现在承恩公府门第不同,还嫁的是裴度,嫁妆多些也正常,反正她是一点儿也不会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