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不是要看些大夫,咱们这样的人家,是儿子越多越好的,不然到时候让庶子们分了自己的家产,那可就是吃亏吃大发了。虽然你婆婆是你的姑姑,但是那孙子不管嫡庶,还是她的亲孙子了。”她也是当母亲的,自然知道这个心态了。
闺女是自己的心头宝,要不然也不会嫁到齐家了,还不是因为不想以后受婆婆的气?正好这天赐要守孝一年,趁这个时候,把身体好好的养养,到时候除孝了直接怀上。
幸亏这闺女第一胎就是男丁,齐家的长孙,不然要是个姑娘,她还不急死啊。
小裴氏笑道:“娘,您不用担心,我们大郎啊,还是多学些本事,以后要什么不会自己去赚去?
眼睛只看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以后也没有什么出息。”
余氏听了有些好笑:“是不是你公爹还有天赐说的?”
小裴氏点头:“还有三叔,他不就是自己赚下了那么多产业吗,我觉得挺好的,再说大郎是长孙,这家里的东西即使不争,也大半是他的,要是自己再有本事了,以后就绝对不愁,所以娘,您就不用担心了。”齐大老爷教育儿孙,这方面还是很好的,可以靠着家里,但是你得自己也要努力,不然就是有再多的金山银山,到时候也是一场空,像齐二老爷,是得了齐老太爷的偏心,分的东西也不少,可是最后呢,还不是净身出户,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他是有本事的,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下场,靠别人是肯定不成的。她的大郎可不能个成了那样。
说到齐琰,余氏就道:“你这三叔现在倒是过的很好,以前说什么都不肯成亲,现在娶了个小户人家的姑娘,我以前还觉得亏了,现在见到你三婶,还有那两个孩子,觉得你三叔还是眼光不错的。”她是很喜欢那两个一模一样的长得特别可爱的小娃娃,就是和小桥接触的这一段时间,也感觉小桥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人呢,反而落落大方,说话也很得体。
“我三叔那人精明着呢,哪里会找错?娘,以前的事儿就放了呗,干什么要一直想着?”余氏以前给齐琰说过亲,还是她的族妹,但是齐琰没有答应,这次过来余氏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小桥的,不过先是被那两个小家伙,给打败了,然后和小桥相处也觉得很好,早就把那隔阂给弄没了。
余氏笑道:“娘这把年纪了,难道还不知道?以前那齐老三是不给我面子,但是我也就是生一会儿气,哪里能一直记在心里?你放心好了,我经历的事儿多了,早就看开了,难道做媒不成,还成了冤家了?”就是为了自己的闺女,也不会那样的,这点儿气度她还是有的。
不过余氏最关心的是自己闺女的利益,说道:“二房的几个姑娘还在你们大房住着?”
小裴氏道:“也没有什么,二爷和三爷都成亲了,在外面住了,就剩下两个姑娘,年龄还小着,父母也不在身边,我们养着也花不了多少钱,到时候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嫁过去就成了,不过是一副嫁妆,嫁的好了,是他们的造化,对我们也有帮助,虽然不指望这个。而我们这房还有两个姑娘呢,都在一起,也是一个伴儿。”
余氏点点头,“你婆婆想的明白,这事儿做的敞亮。”那齐老太爷对大房和三房的子女不好,这都是大家知道的,现在大房帮着养没有依靠的二房的儿女,这说出去,谁不说这边的好?反正也不缺那几个钱的。
大户人家要名声,这名声说好挣也好挣,说不好挣也不好挣。现在这妹夫已经丁忧了,有了这么好的名声,以后也是起复的机会大一些。
而且现在齐老太爷已经过世了,如果妹夫要起复,那么齐大太太他们就能跟着一起去了,毕竟没有长辈要伺候了。说不得以后齐家就是在京城住下去了,自己的女婿读书也成,到时候有了妹夫的提携,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
所以余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