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谢过两位嫂子,先洗了手,净了面,换下了头上的头饰,和同样洗好的大嫂,表嫂一起吃起了,外面进来的瓜果,果然是吃了很开胃。

表嫂道:“这东西好是好,但是别吃多了,免得凉了胃。”新娘子要是过去病着了,那可不太好。

小桥当然是听从了,这嫁人啦,也没有那么恐惧不是,一路上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人陪自己说话,如果觉得无聊,还可以看看风景。

不过这没有正式拜堂前,新郎和新娘还真不能见面啊,据说是不吉利。所以一路上也就是齐琰派人过来给小桥送东西,而快到省城的时候,齐琰派了人专门送立夏他们到了别院,自己要提前回齐家老宅去了,到了正日子要从这别院来迎娶新娘子。

这就是远嫁的一个不好处啊,看看,这才是两百多里路,就这么多的规矩,那些嫁到千里之外的人该咋办呢,小桥真是为古人担忧了,现在该操心的是她自己昵。且不说小桥这一行人在别院住下,齐琰骑着马赶忙的回到了齐家,先去给自己那个父亲见了礼,然后大嫂也在,齐大太太见到齐琰,就笑道:“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迎娶了。你大哥不能回来,不过让你两个侄儿都帮着你把三弟妹迎娶回来呢。”齐大老爷在京城里做官,一般如果不是有公务,轻易出不得京城,所以这次自己幼弟的婚礼,竟然不能参加了。但是有齐大太太这个亲大嫂,也是可以的,何况还有齐大老爷的两个嫡子。

本来这娶新娘子,是不用一路送过未的,只要到时候接过来就就成了,但是三弟却是一路上都跟着送了来,可见三弟妹在三弟心目中的地位。齐大太太想起了那次在康县县衙见到的那个小姑娘,心里也笑了,她自己没有闺女,那小姑娘还没有自己儿子年纪大呢,说起来,如果抛去辈分,可不就和自己闺女一样,

而自己一向是把三弟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的,既然三弟这么看重三弟妹,那以后自己这个当长嫂的就多照顾她一些吧。

“哟,三弟,这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我们三弟这精神头,那就是不一样啊。”开口说话的是齐二太太。

齐二太太的话一落,齐琰就眉头一皱,他谢过了齐大太太辛苦操劳,倒是没有理会跟乌鸦一样叫的齐二太太。齐大太太瞪了齐二太太一眼,对齐琰说道:“三弟,你这一路也辛苦了,赶紧洗洗歇着吧,明天还要去迎娶新娘子呢,这精神头可不能低了。”

齐琰就从正堂出去了,齐二太太对大家伙儿说道:“你们看看三弟,平时不回来,一回来就给我们摆脸色,太不像话了!”

齐大太太冷声说道:“他自然会给需要摆脸色的人摆,以后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免得让人听了不舒服!没事儿让二弟赶紧回来,这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外面算咋回事,知道的说他平时就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对自己的弟弟有多不满昵,连自己弟弟的婚礼都不着面!”对齐二太太,齐大太太可没有这么客气,平时管家的都是她,她何必还要对这样的人低声下气的,她又不欠着她什么,也不求着她。

齐二太太对齐大太太有些发怵,毕竟她一家子大小现在吃的住的都是公中的,说是公中的还不是以后是大房的东西,这就是明显的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何况因为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她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这个大嫂子的脾气,是个不好惹的,于是只能是哼哼地下去了。

齐老太爷还想说齐大太太几句,让她对自己的弟妹客气一些,但是齐大太太却没有给他这个规矩,直接找了个事由也离开了,剩下齐老太爷自己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些啥。如果他是婆婆,那就可以没有顾忌的说自己的儿媳妇,但是问题是他是个公公,还真不好说啥。

何况现在管家的是齐大太太,算了,以后再拭个机会,说一说,这妯娌之间要和睦才是啊,哪里能